本書主標題《研究生時代》,副標題《究竟該怎樣讀好研究生》
致讀者
如果說大學是象牙塔的話,那麼研究生院就是象牙塔中的象牙塔。
如果說大學是社會海洋中的一個個孤島的話,那麼研究生院就是孤島中的孤島。
隨著研究生的不斷擴招,和以往的高等教育一樣,研究生教育也逐漸揭開神秘的麵紗,但是,如何讀好研究生呢?是很多學子迫切想要知道的事情。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寫下了這個故事。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這個故事也是為了給所有的人展現一個當代中國年輕一代,勇敢奮鬥的一麵,對理想的執著,對人生的執著,在實現理想的征程中綻放出來的奇光異彩,同時麵臨的諸多困境。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在完美與破碎之間,我們年輕一代是如何奮發圖強,麵對困境是如何拚命努力。針對研究生生涯點點滴滴的描畫,告訴所有人關於他們的愛情故事、他們的學習、他們的研究,以及生活中很多真實而不為人知的故事,使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理解他們。
這個故事是專門寫給那些正處於奮戰中的年輕一代人看的,具體對象就是大學以上的年輕人,因為故事裏的很多真實的情節隻有那些經曆過大學生活的人才能夠切身的體會到、感覺到,甚至那種體會和感覺就像在寫讀者自己一樣,因為這個故事的很多情節就是直接在訴說現實中的事情,甚至沒有加工過的痕跡。當然,也許你沒有大學的經曆,但是你也能體會到、感覺到故事所要表達的意思,那也是有可能的。
這個故事所要說的事情太多,但是有幾點非常重要:
1、以資學生
2011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中學的故事;
2013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大學的故事;
2005年《讀大學究竟讀什麼》幫我們講解了很多關於讀大學的奧秘;
現在,我要告訴大家一些關於讀研究生的故事,以及讀研究生的一些奧秘……
2、以資教育
其實很多人都對教育有過或多或少的不同的說法,有過肯定,有過否定,有過讚揚,有過批評,對於肯定的和讚揚的,我們當然無話可說,但是對於否定的和批評的,我們在否定和批評之後,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到底該怎麼辦,對於我們的教育才是有實際作用的。而對於教育,其內容就是教學,而教學就涉及兩個方麵:“教”和“學”,主體方麵就有:“教的一方”和“學的一方”,所以我們在考察教育製度的時候,在關注“教的一方”時,也要密切關注“學的一方”,知道學生究竟在想什麼、在幹什麼。當然,對於“教的一方”涉及的方麵非常複雜,這裏就不說,在這個故事裏,就是為了說說學生在想什麼、在幹什麼的一些事情。
3、勵誌共勉
有些人對於研究生不是很了解,對於年輕的一代也不是很了解,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這一群體、理解這一群體,所以,這個故事就向大家說說研究生的那些事兒。當然,通過對很多就像發生在身邊的故事的訴說,也是和共同屬於年輕一代為理想、為人生而奮戰的朋友們的一種共勉吧!通過那些令人熱淚感動的故事,激發奮戰中的人們無限的正能量!
這個故事的內容很多是來自實際的研究生學習生活,來自很多方麵,之後集合而成的一個完整的故事,虛構而成,沒有針對某一特定事件或特定的人,如有巧合,純屬偶然,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
故事裏采用了很多哲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知識,以及一些文學創作和法學知識,故事訴說的同時更多的是采用一種研究的方式來進行的,如有不妥的地方,請各位行家批評指正。
王明荃
2014年12月2日
謹以此故事獻給所有為理想為人生而執著奮鬥的人們!
同時也是送給自己青春的禮物!
我們的故事從大四開始……
第一章大學最後一年,如夢青春【1】
時間重複著來到了9月
然而這已經不再是三年前剛入學的那個九月了,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大學的最後一年。易民安躺在校園廣場角落的一塊草坪上,眼看著落日的餘暉,心裏忽發一感慨“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可當惆悵的心情一閃而過,過去三年大學的生活情景浮現在眼前時,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無限好”。大學對一些人來說可以是天堂,可對於另一些人來說,也可能就是地獄,易民安不停的想著,他咬著牙,下堅決的判定似的,“大學起碼應該算是個煉獄”。
易民安是一個來自農村的男生,易民安這個名字是取容易國泰民安的意思,一米八的個頭,留個一寸頭,每根都是豎著的,硬梆梆的像一根根竹簽似的,就跟他的個性一樣的倔強,鼻梁老高的,眼睛有點大,嘴唇有點厚,長方型的臉型看上去就是一個有板有眼的家夥,通常情況下,T恤上衣牛仔褲配帆布鞋,這是他的裝扮,其實他不太喜歡這樣的裝扮,然而這是大學生的慣常模樣,算是個通病吧!不這麼搞倒顯得不入流,不過在這一點上,易民安倒是和他一貫追求個性化的要求不符的,至於他這個形象呢,在工大這個學霸眾多的重點大學,個個殫精竭慮,耗盡生命健康般的投入到學習,把本來用於長身體的精力也耗盡後,個個長得臉色蒼白,肌肉欠缺的人群中,易民安是比較優秀的,因為他懂得勞逸結合,發奮讀書的同時也注意搞一些體育運動,但他搞的體育運動一般都是一個人就能搞定的,比如跑步、俯臥撐之類,要不就是去健身房鍛煉。因為在他看來,那些諸如籃球、足球的運動,競爭性太強,一方麵存在身體碰撞受傷的可能,另一方麵容易和別人產生爭執,剛開始的時候,他是嚐試過的,而事實證實了這兩點的存在,後麵他就堅決拒絕這類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