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兒時追憶(1 / 3)

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一個叫墨璽鎮的地方。這裏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人們世世代代以織染布匹盈利為生。鎮子的西邊是落夕鎮,是個小鎮子,因地處西邊,人們日落而息,故名曰:落夕鎮。落夕鎮緊挨著主鎮墨璽鎮,兩鎮子中間隔著一條河,東西橫向,故名曰:落墨河。墨璽鎮上有蘇楚邱杜四大名門望族,邱府的邱震乃是墨璽鎮的鎮長,有著無上的權利,掌管著整個鎮子上所有一切大小事務。蘇楚二府的蘇靖淵和楚萬富,為爭客源和地方名聲,多年來一直明爭暗鬥。而杜府杜瑞鴻則是向來以蘇府馬首是瞻。這四大名門望族在地方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蘇府的錦繡坊和楚府的千絲坊織染出的布匹因色澤亮麗,絲質順滑而聞名遐邇。

蘇府,蘇墨染,蘇家三小姐,年方十七,蘇老爺與何姨娘所生,庶出次女。出塵脫俗,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雖是庶出,但那份與眾不同的清高氣質,有如暗夜裏悄然綻放的玫瑰,鮮豔卻渾身帶刺,讓人想靠近卻不敢靠近。表麵看似清冷,實際內裏卻熱,那份獨特的品味與見解隻願未來的某一天,有人會懂。閑暇之際喜歡臨摹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亦或是孤芳自賞讀讀詩,撫撫琴,畫些山水畫罷了。恬靜淡雅的性格與氣質像極了她的娘——何蕊珠,一個在蘇府裏沒有多少權力地位的二姨娘。墨染還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大姐名墨錦,二姐名墨涵,四弟名墨軒。墨涵與墨軒乃是大夫人金毓鳳所生,雖同是蘇老爺的孩子,但待遇卻有著天壤之別,畢竟是庶出,尤其在墨璽鎮這個地方,向來傳統,最注重門當戶對,尊卑有序,做妾的自然地位低下抬不起頭。

故事還得從十多年前說起……

那時的蘇墨染才六歲,她隻依稀記得那一年,正逢中秋佳節,蘇府裏到處張燈結彩,掛滿了大紅燈籠,好不熱鬧。一家人坐在一起賞月,吃月餅,這一切在墨染的眼裏仿佛看起來都非常的和諧。可是這和諧的一幕卻被一陣哭聲打破了……二姐墨涵發瘋似的對著大姐墨錦大哭大叫,而墨錦則在一旁發抖的站著,低著頭,仿佛做錯了事正等待著批評一般。一大家人聞聲趕去,隻見墨涵哭著對大夫人金毓鳳和蘇老夫人說,是墨錦非要和她搶她最喜愛的布娃娃。剛說完,大夫人就對自己的娘親何姨娘一頓斥責,埋怨娘親是怎麼管教孩子的。而蘇老夫人,也就是墨染的親奶奶,也對娘指責批評一番,嘴裏還不忘鄙夷的說了句:“妾就是妾!”在蘇老夫人的傳統思想觀念裏,妾的地位就是如此的卑賤。那時的墨染還不懂什麼叫做妾,但是在墨染的眼裏,自己的娘親何姨娘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溫柔賢惠女人。

事情過後,蕊珠將墨錦和墨染二人叫到自己的房間,告誡道:“小錦,小染,今後爹爹不在的時候,娘不允許你們跟小涵和軒兒發生任何爭執,凡事都要忍著,知道嗎?”

墨錦乖巧地點點頭。墨染卻好奇的反問道:“娘,為什麼凡事都要讓著二姐和四弟呢?二姐比我大,是姐姐,為什麼我還要讓著她呢?”

蕊珠蹲下身,輕輕地撫摸著墨染的頭,溫柔地道:“小染,等你長大後,就會明白娘為什麼讓你們這樣做,你們的爹還在外經商,一時半會恐怕還回不來,等爹爹回來後,咱們娘兒幾個就會有好日子過了。”說著,蕊珠便將墨錦和墨染一同攬在自己懷裏,眼睛看向遠處,似乎在期盼著什麼。

這段時期,蘇老夫人身體欠佳,一直臥床不起,靠秀荷跟青蓮兩個丫頭伺候著。金夫人跟何姨娘一同去蘇老夫人房中請安。這時候,蘇管家突然送來一封信交給蘇老夫人,當蘇老夫人得知蘇老爺過兩天就要歸來,開心極了,趕忙將好消息告訴站在一邊的金夫人,金夫人得知自己的丈夫即將歸來,也甚是開心。而站在另一邊的何姨娘則是表現出一副鎮定自若的表情,實際心裏早已樂開了花,沒有哪一天不在思念自己的夫婿。無奈自己姨太太的身份,根本不能也不允許像金夫人那般欣喜溢於言表。蘇老夫人正和金夫人笑的開心,突然厭惡的瞟了一眼站在一旁的何姨娘,突然發現,何姨娘的長相,那種表情,姿態,連緊張時雙手揉絲帕的一舉一動,越看越像以前的一個故人,那個她……心瞬間害怕地“咯噔”一下,半天回過神,顫抖著冷冷地道:“你還杵在那裏做什麼?這裏沒有你的事了,下去!”蘇老夫人當著秀荷跟青蓮兩個丫鬟的麵,就如此不給何姨娘麵子。

何姨娘一臉尷尬的表情,道了句:“是,娘,那蕊珠先行離開了”後,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蘇老夫人的房間。人都走遠了,蘇老夫人還不忘道一句:“整天裝著一副無辜可憐的狐狸樣給誰看呢!”

金夫人則在一旁故意說“好話”,道:“娘,蕊珠妹妹不也是盼望著老爺回來嘛!”

誰知蘇老夫人又想起當年的那個讓她嫉妒痛恨萬分的“她”,更加生氣地道:“她也配!一個戲子,能坐上咱們蘇家二姨娘的位置,那是她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毓鳳啊,你就是太老實了,不懂這些風塵女子的心計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