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說到送灶粑粑,是粑粑自然有餡,雖然沒有什麼明確的規定,說這一天做的送灶粑粑一定要用肉餡的,但大家卻約定俗成的都用肉餡,希望能討好灶神爺。
這天晚上放過鞭炮之後,一家人圍著小圓桌津津有味的吃著肉餡的送灶粑粑,小妹太小不能上桌,就由老媽抱著喂她,飯桌上我不時撿一些開心的話說,那歡聲笑語透過漏風的門縫,在靜寂的夜空傳出很遠……
二十七八,殺年豬,不過老爸老媽圖省事,直接將兩頭肥豬賣給大隊裏的殺豬匠,叫他們記得給自家留一條豬腿,豬肝豬心豬油豬大腸之類的,一家人便帶著十隻最肥的大白鵝高高興興的上街打年貨。別人家小孩子都由父母帶著買過年穿的新衣服,他和小妹卻今年卻隻能跟隨爸媽在匆匆路過時瞟上一眼。雖然這些衣服在他看來多半老土的掉渣,可過年時擁有一件新衣服還是很令人向往的。
他爸媽先帶他們去菜市場賣家禽的地方隨便找一個小攤位,等將大白鵝賣掉,這才開始打年貨。
“老板,看這幅對聯怎麼樣?放在大門上一貼,絕對好看又氣派!”路過一排賣春聯的路邊攤時,老爸止步隨意挑選起來,那老板見狀立刻熱情的上前推銷著說。
徐楓一看,差點沒暈死,暗罵這人到底認不認識上麵寫的字啊,竟然讓他老爸在大門上貼隻有中堂畫才有的“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而且他老爸貌似還挺滿意的。
“爸爸,這個是中堂畫上的,我在家奶家見過,貼在大門上不好,要買就買這個,看著就比那個好!”徐楓指的是一副寫著“事事順心人氣旺,成就大業享福祿”的春聯。
這時剛好邊上有位識字的大叔好奇的伸頭過來看一眼,不一會他就欣喜的將徐楓選的春聯念了出來,爸媽聽候立刻叫好,決定大門就買這幅春聯,而攤主則在一旁尷尬的訕笑,再也不敢胡亂推銷春聯了。
之後他老爸又讓他挑選了幾副春聯作為內室房門以及灶台,碗櫥上張貼的春聯,這才樂嗬嗬的繼續未完成的大業——打年貨。
快到中午時,他們終於購買完需要的年貨,然後坐著農用三輪車改裝的載人大三輪車滿載而歸。
買了那麼多東西,真正自家吃的卻很少,就十幾斤豬肉,兩條鰱魚,白幹,豆腐幹,粉絲,包心菜,紅蘿卜絲,此外還有煤油,菜籽油,其他的都是煙酒,紅糖,喜糕,還有特意為外婆買的麥乳精,這些都是過年時走親訪友的必備物品。就算老爸老媽省了又省,還是花去了二百多塊錢,要不是大白鵝就賣了一百七八十塊錢,還真買不起。誰叫他家兩邊的親戚都多呢,要不是有許多遠房親戚嫌他家窮,早就不相往來了,這物品起碼還要多上一倍。
大白鵝也賣了,年貨買完了,但並不表示事就完了。回家後他老爸還要去挑水,去離家百米外的公用水井中挑滿一缸水,因為這裏的民俗,過年時是不能出去挑水的,當然也不能隨便往外潑水的;他老媽則要將家中圈養的三黃雞選兩隻肥大的殺掉,去毛清理幹淨放好,等著年三十早上和豬肉一起燉著吃。最後是大掃除,除舊迎新嘛!
年三十早上,就在他幫助家裏慢吞吞的貼著春聯時,已經有人家在“劈裏啪啦”的放鞭炮吃年飯了。
“徐楓,來,吃個雞翅,希望你以後能展翅高飛;孩子他爸,你吃個雞腿,抓錢;阿靜也吃個雞翅吧,跟你哥一樣,剩下的這個雞腿一會叫你奶奶來吃!”老媽將肉盛到桌上前就幫他們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