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一 一個美麗的傳說(1 / 2)

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我國古代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魯班教他的徒弟做圓台和方台,可徒弟怎麼做也做不圓造不方。於是,去請教師傅魯班。魯班笑而不語,拿出兩樣東西給這個徒弟。過了一會兒,徒弟就做出兩件十分像樣的木製圓台和方台。原來那兩樣東西就是規和矩。規是圓規,用來畫圓;矩相當於折尺,可畫出直線和直角,量取長度。這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來曆。

現在,規矩一詞已經遠遠超過了“規”和“矩”本身的意義,它的外延正在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是我們能夠正常工作、生活的保證,也是人類生存與活動的前提與基礎。我們總是在規與矩所成形的範圍內活動,如法規、校規、交通規則、遊戲規則、文明公約、道德規範、考試規定……這些規矩的總和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紀律。

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老師和家長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耳邊強調“上課要遵守課堂紀律”、“下課要按時回家”、“不準這樣”、“不準那樣”等等,紀律不僅僅存在於校園當中,任何一個場所,都有它特定的規則。在學校,學生要遵守考試規定和校規;在禮堂聽報告,要保持安靜;在影劇院看電影,不要大聲喧嘩、抽煙;在體育場觀看比賽,不要起哄、亂扔東西;乘車乘船、購物,要按先後順序進行;去公園遊玩,不踐踏草坪,不損壞草木,不戲弄動物等……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離不開規則的製約,離不開紀律的限製。

人類冒犯了規則,於是沙塵暴開始肆虐;

人類冒犯了規則,於是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了;

人類冒犯了規則,於是赤潮出現在近海。

不遵守自然規律,就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古語很好地說明了規矩和紀律的重要性。軍隊的戰鬥力來自於鐵的紀律,企業的生命力來源於嚴格的規章製度以及員工良好的精神麵貌、崇高的職業道德。缺乏明確的規章製度和生產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產生混亂。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每個人都按個人意願行事,因之而造成的無序浪費,更是值得深惜的。

1943年3月6日,巴頓臨危受命為第二軍軍長。他開始用鐵的紀律管理第二軍。他深入營區,每到一個分部都要進行訓話,諸如領帶、護腿、鋼盔和隨身武器以及每天刮胡須之類的細則都要嚴格要求執行。巴頓可能是美國曆史上最不受歡迎的指揮官。但他的第二軍卻發生了變化,成了一支頑強不屈,具有榮譽感和戰鬥力的部隊……

巴頓說:“紀律是保持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們發揮最大潛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紀律應該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戰鬥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質還要強烈。”在紀律問題上,巴頓的態度毫不含糊。他深知,軍隊的紀律比什麼都重要,軍人的職業便是服從。巴頓如此認識紀律,也如此執行紀律,並要求部屬也必須如此,這是他成就事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紀律是鋼,是鐵、是軍人的生命!一個軍人倘若不遵守紀律,不僅會給軍隊帶來損失,而且也會給本人帶來損失。軍人的生命隻有在嚴明的紀律製約下,才能煥發出蓬勃的活力。

紀律是一切製度的基石,一個公司要想長久存在,其最重要的維係力就是團隊的紀律。

紀律不僅僅在軍隊中,在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出門無論是乘車還是步行,你都需要遵守交通法規,這就是規則對你的約束。如果違背,輕則要受罰款,重則會對你的生命構成威脅。

置一把沙於紙上,微微震動紙的邊緣,沙子便會流散開來。如果在紙上塗一層明膠,再置沙於紙上,則粒粒皆安分地粘在紙上。如果把車輛行人比做沙,道路比做紙,那麼交通規則便是明膠,它使車輛和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