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複式記賬
(一)複式記賬的特點
複式記賬的核心就是對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係的賬戶中進行登記。例如某村從銀行存款中提取現金1000元。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該村的資產項目“現金”增加了1000元,另一個資產項目“銀行存款”減少了1000元。凶此,應分別登記“現金”賬戶的增加和“銀行存款”賬戶的減少。
上例說明,采用複式記賬使得每項經濟業務所涉及的賬戶產生對應關係,因而會計人員可通過賬戶的這種對應關係,了解每筆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檢查有關經濟業務的記錄是否正確,從而全麵地、相互聯係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方式導致資金增減變化情況,掌握經濟活動的全過程。
(二)借貸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又稱借貸複式記賬法,是複式記賬法的一種。它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等式為理論依據,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為記賬規則的一種科學的複式記賬法,是目前國際通用的複式記賬法,也是鄉鎮會計的記賬方法。
借貸記賬法起源於十二三世紀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發展較早的意大利,它是適應當時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經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借貸記賬法的“借”、“貸”二字,最初以其本來含義記賬,以“借”表示“欠”,“貸”表示“有”,其實質反映的是“債權”、“債務”關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借貸記賬法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借”、“貸”二字逐漸失去其字麵的含義,變成了純粹的記賬符號。1494年,意大利著名的數學家盧卡·帕喬利在他的數學巨著《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一書的“簿記論”中,係統地介紹了借貸複式簿記法,借貸記賬法也由此成為社會公認的複式記賬法。這本著作的誕生標誌著近代會計的開始,盧卡,帕喬利也被譽為“近代會計之父”。與其他複式記賬法(增減記賬法、收付記賬法)相比,借貸複式記賬法具有一些特點。
1、記賬符號
借貸記賬法以“借”、“貸”作為記賬符號。
需要注意的是,當“借”、“貸”兩字未與某個具體的會計賬戶和經濟業務相聯係,它們僅僅隻代表會計賬戶中兩個同定的記賬方向,即“借方”和“貸方”,是一組純粹的記賬符號而沒有任何具體的含義。
但是,“借”、“貸”兩字一旦與某個具體的會計賬戶和經濟業務相聯係時,它們就會具有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義。如“資產賬戶”與“負債賬戶”的“借方”和“貸方”就是完全相反的兩種含義。因為這兩類賬戶是性質完全相反的會計賬戶。因此,對於一個賬戶而言,“借方”和“貸方”究竟哪方記增加,哪方記減少,需要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核算內容來決定。
2.賬戶結構
賬戶結構是指經濟業務在賬戶中如何記錄,即借方登記什麼,貸方登記什麼,餘額在哪一方。
借貸記賬法的賬戶結構與前麵所介紹的賬戶基本結構比較,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將“左方”變成了“借方”,將“右方”變成了“貸方”。
下麵僅從賬戶按經濟內容分類介紹借貸記賬法下賬戶的結構,即賬戶借方登記什麼內容,貸方登記什麼內容,餘額在哪方,表示什麼含義。
(1)資產類賬戶
借方期末餘額二借方期初餘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2)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
貸方期末餘額=貸方期初餘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3)收入類賬戶
本期貸方增加額與借方本期減少額相等,故無期末餘額。
(4)成本、費用、支出類賬戶
本期借方增加額與貸方本期減少額相等,故無期末餘額。
3.記賬規則
記賬規則是指記錄經濟業務時所應遵循的規則。
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所謂“有借必有貸”,是指對於一項經濟業務,既要登記有關會計賬戶的借方,同時還必須記入有關會計賬戶的貸方;所謂“借貸必相等”,是指記入“借方”和“貸方”的金額必須相等。
下麵舉例說明借貸記賬法記賬規則。
的借方。
以上各例說明,在借貸記賬法下,每一筆經濟業務都是按照“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進行核算的,即每筆經濟業務在記入一個賬戶的借方時,應當同時記入另一個或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記入一個賬戶的貸方時,應當同時記人一個或幾個賬戶的借方,記人借方和貸方的金額必須相等。
4.試算平衡
試算平衡是通過賬戶餘額或發生額合計數之間的平衡關係,檢驗記賬工作正確與否的一種方法。在不同的記賬方法下,試算平衡的公式不同,但其實質都是反映資金運動的平衡關係。根據資產與權益的恒等關係以及借貸記賬法“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檢查所有賬戶記錄是否正確。可以采用兩種試算平衡方法,即發生額試算平衡法和餘額試算平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