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直接支付年終結餘資金會計處理。
財政授權支付年終結餘資金會計處理:
按照我省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製度規定,鄉鎮事業單位的財政授權支付額度要在年底注銷,第二年初需與當年預算一樣,重新申請用款額度,再予以恢複。
1.注銷授權支付額度的核算
年底,鄉鎮事業單位注銷其授權支付額度時,依據財政國庫支付中心提供的對賬單作相關注銷額度的核算,借記“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授權支付”科目,貸記“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如單位本年度財政授權支付預算指標數大於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下達數,根據兩者間的差額借記“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授權支付”科目,貸記“財政補助收入——財政授權支付”科目。
2.重新申請用款計劃後恢複額度的核算
下年初,鄉鎮事業單位將重新申請用款計劃後恢複財政授權支付額度編人下年部門預算。鄉鎮事業單位依據下年度年初財政國庫支付中心根據財政部門批複下達的授權支付額度而開具的“財政資金授權支付額度恢複到賬通知書”作重新申請用款計劃後恢複額度的核算,借記“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貸記“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授權支付”科目。如下年度單位收到省級財政國庫支付中心批複的上年未下達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作相關會計分錄,借記“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貸記“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授權支付”科目。
(五)存貨的核算
存貨是指鄉鎮事業單位在開展業務及其他活動中為耗用或者銷售而儲存的各種資產。鄉鎮事業單位的存貨處於經常性的不斷耗用、銷售或者重置之中,是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鎮事業單位對使用預算撥款購置的存貨,應當在批準的預算額度內執行;對納入政府采購範圍的存貨,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政府采購的規定執行。
鄉鎮事業單位隨買隨用的辦公用品,如紙張、筆墨等,因其價值較低,從重要性的角度考慮,可以在購入時直接列作當期支出,不作為存貨核算。
1.材料的核算
鄉鎮事業單位的材料是指鄉鎮事業單位購人的事業專用物資材料(包括白用和非白用)以及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工具、器具、低值易耗品等。
(1)材料的計價
鄉鎮事業單位購人材料,應以購人價、運雜費和相關稅費作為材料入賬價格。
購人的白用材料,按實際支付的含增值稅價格計價入賬。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屬於小規模納稅人的,其購進材料應按實際支付的含稅價計價人賬;屬於一般納稅人的,其購進的材料非白用部分(用於生產應稅產品和提供應稅勞務)按不含稅價計價入賬。材料發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先進先出法或加權平均法確定其發出的實際成本。
(2)材料的核算
為了正確地反映和監督鄉鎮事業單位的材料收入、發出和結存情況,應設置“材料”科目。該科目借方記錄單位外購並驗收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記錄單位領用、銷售發出以及盤虧、毀損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餘額在借方,表示單位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材料”科目應按材料的保管地點、材料的種類和規格設置明細賬,並根據材料的收發憑證逐筆登記。
鄉鎮事業單位的材料每年至少盤點一次。發生盤盈、盤虧等情況,屬於正常的溢出損耗,按照實際成本,作增加或衝減材料處理,其中:屬於經營用材料的,相應衝減或增加“經營支出”;屬於單位用材料的,應衝減或增加“事業支出”。
2.產成品的核算
鄉鎮事業單位的產成品是指從事產品生產的事業單位生產並驗收入庫的完下產品。
為了正確核算鄉鎮事業單位產成品的收入、發出及結存情況,應設置“產成品”科目。該科目借方反映生產完工交庫的產成品實際成本,貸方反映領用和銷售發出產成品的實際成本,餘額在借方,表示期末庫存產成品的實際成本。“產成品”科目應按產品的種類、品種和規格設置明細賬。
清查盤點出現產成品盤盈或盤虧,作為增加或減少產成品處理。盤盈時,借記“產成品”科目,貸記“事業支出”或“經營支出”科目;盤虧時,借記“事業支出”或“經營支出”科目,貸記“產成品”科目。
四、固定資產的核算
(一)同定資產的劃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