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鄉鎮事業單位會計(7)(1 / 3)

(三)事業支出明細表和經營支出明細表的編製

(1)事業支出明細表是說明收入支出總表中的事業支出項目的輔助性報表。因此,鄉鎮事業單位列報事業支出明細表時,事業支出的合計數和目級科目的數據應按明細賬有關數據填列。對事業支出中的財政撥款支出、預算外資金支出部分,應按上述資金的來源用統計的方法填列。具體辦法按財政部或各省財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填列,也可參考以下辦法進行處理。

1.按規定用途填列。對於財政補助收入、事業收入中預算外資金部分,財政部門指定專門用途的,按規定用途分解到有關“款”級科目。

2.按規定的事業單位綜合預算及其“款”級科目明細賬並參照預算執行結果填列。鄉鎮事業單位在編製單位綜合財政計劃時,對其中的財政補助收入、事業收入中的預算外資金部分要排到“款”,然後參考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結果填列事業單位支出明細表。

3.采用比重法填列。首先確定本單位全年財政補助收入和事業收入中預算外資金部分,各占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附屬單位繳款、其他收入的全年預算總額的比重。財政撥款支出、預算外資金支出合計數以及支出“款”級科目,相應按各自所占的比重與事業支出數、“款”級科目支出數之積,分別填列。

(2)經營支出明細表是說明收入支出總表中的經營支出項目的輔助性報表。經營支出一般應按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對企事業單位的補貼、轉移性支出、贈與、債務利息支出、債務還本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貸款轉貸及產權參股、其他支出進行明細核算,並據此編製經營支出明細表。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鄉鎮事業單位,其經營支出的一級科目可以參照企業財務製度設計為直接費用、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等,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簡化合並,但二級科目要按照《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目”級科目設計,這樣,才能既滿足內部成本核算的需要,又能將有關成本費用還原到國家統一規定的事業支出科目中去,統一編製好經營支出明細表。

(四)會計報表附注

會計報表附注是為了幫助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而對報表有關項目等所作的解釋,其內容主要包括特殊事項的說明、會計報表中有關重要事項的明細資料、其他有助於理解和分析會計報表需要說明的事項,主要包括相關會計信息未予披露的理由、執行新法規和準則以及法定機構要求調整的內容、對報表部分重要項目的情況說明等。

三、鄉鎮事業單位會計報表的審核分析

(一)會計報表的審核

鄉鎮事業各單位對已編製完畢的會計報表應認真審核後報上級部門,上級部門對所屬單位上報的會計報表應認真審核後彙總。各單位及上級部門對會計報表的審核,包括技術性審核和政策性審核兩個方麵。

1.技術性審核

技術性審核主要是審核會計報表的數字是否正確;表內有關項目是否完整,有無漏報和錯報的情況;會計報表的報送是否及時等。在審核會計報表的數字時,應注意審核下麵幾個方麵的數字關係:

(1)審核上下年度有關數字是否一致,如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同上年年末數是否一致,基本數字表的年初數和上年年末數是否一致等。

(2)審核上下級單位之間的上繳、下撥數是否一致,如上級單位對附屬機構補助支出與下級單位的上級補助收入是否一致,上級單位附屬機構上繳收入與下屬單位上繳上級支出是否一致,上級單位撥出經費、撥出專項資金與下屬單位財政補助收入是否一致等。

(3)審核會計報表中的有關數字和業務部門提供的數字是否一致,如基本數字表中反映事業成果和定員定額的數字和業務部門提供的統計數字是否一致。

(4)按表與表之間的數字關係,審核會計報表之間的有關數字是否一致,如收支情況表與資產負債表中的有關科目的數字是否一致。

(5)製表、複核、會計主管、單位負責人簽章是否齊全。單位負責人應本人簽章,不得以印鑒章代蓋,單位公章不得以辦公室公章代替。

2.政策性審核

政策性審核,主要是審核會計報表中反映的各項資金收支是否符合政策、製度,有無違反財經紀律的現象。收入方麵,應著重審查各項收入是否符合政策規定;財政通過主管部門撥來的預算資金的取得是否符合預算和用款計劃;事業性收費是否符合有關規定,是否有亂增收費項目、擴大收費範同、提高收費標準等現象,有沒有將預算內收入轉為事業收入;應繳預算收入、應繳財政專戶資金是否及時、足額上繳,有沒有截留挪用等。支出方麵,著重審核各項支出是否按預算和計劃執行,有沒有違反國家統一規定的開支範圍和開支標準以及其他財務規定;需專款專用的資金,是否專款專用;是否有亂拉資金、亂上計劃外項目、盲目擴大基本建設規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