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社會保障製度的建立、運行與傳統文化的關係(1 / 3)

我國社會保障製度的建立、運行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文史在線

作者:車程

摘要:社會保障是一個十分古老的話題,其最初的建立與多種因素相關聯。我國古代的社會救助和現代社以社會保險為核心的社會保障體係都建立在傳統文化基礎上,並受到傳統社保思想的影響。可以說不論過去還是現在,社會保障都與我國傳統的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哪些是帶有社會保障性質的?以儒家為首的各學派思想對社會保障製度的建立及運營產生什麼影響?如何從文化視角看待現行社會保障製度下出現的問題?本文將對此進行闡述。

關鍵詞:社會保障;傳統文化;儒家思想

當今世界,文化作為國家的軟實力,已深深的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國,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的曆史古國,深深的流淌著豐富的文化思想。在眾多思想的影響和作用下,統治者逐漸建立起了一係列製度的雛形。其中,社會保障思想最早來源於兩千多年前儒、墨、道等諸學派的思想家們,他們對社會保障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而相對成熟的儒家則提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思想體係。但嚴格來講,社會保障是一個現代名詞,古代並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思想與相應的製度,所以本文暫把帶有社會保障性質的思想稱為社會保障思想,帶有社會保障性質的製度稱為社會保障製度。從文化的視角出發,通過對傳統社會保障思想的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相信這對於我國當今社會保障體係的健全和完善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蘊涵社會保障思想的傳統文化

何為社會保障思想?要弄清這個問題就要首先明確社會保障的定義。據已有的文獻資料記載,世界各國及相關學者對社會保障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先生在綜合考察部分國家及有關學者對社會保障的定義後,提出了社會保障的定義。即:社會保障是國家或社會依法建立的、具有經濟福利性的、社會化的國民生活保障係統[1]。由此筆者認為隻要帶有關注民生,保障民生的思想都是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文化的繁榮和思想的解放是伴隨戰爭與動亂而產生的。文人雅士對現實不滿但又無力暴力抗爭,隻能轉而投向理論,希望通過其倡導的教義來影響統治者。其中春秋時期出現了我國第一次文化的大繁榮:儒、墨、道、法,百家爭鳴,而他們各自的理念中都蘊含著對於社會保障的論述。儒家主要提倡“仁政”、“孝道”以及民本思想。“仁政”提出政府要為政以德,寬厚待民,施以恩惠,保障民生;“孝道”提倡無論是政府還是個人都要養老,尊老,讓每一個老年人能夠有一個安詳的晚年;而民本思想更是提醒統治者要時刻關心百姓疾苦,輕徭薄賦。道家則主張政府“無為而治”。其創始人老子曾說過:“施恩布德,世代榮昌”, 提倡救濟、幫助家境貧寒的人;墨家的“兼愛,非攻”,同樣是主張人相愛,不分貴賤,貧富等級,要不加區別地去愛身邊的人,幫助身邊的人。

宗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自身的特點。宗教文化既有本土的思想來源,也有來自國外的文化融合,其中自然也蘊含著社會保障思想。在中國的宗教發展史中,佛教雖屬外來教派,但由於傳入中國的時間較早,加之與傳統文化完美的結合,使得佛教在中國的宗教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一度超過了土生土長的道教。並且佛教的教義也在大部分時間內被統治者所認可。而佛學更是一直以慈悲為懷,濟世救人,普度眾生,提倡老、弱、孕、殘、幼和一切受苦受難的人都能夠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護。可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不論是正統的儒、墨、道還是宗教,它們的思想體係中都帶有社會保障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