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回吧!”倪元對他一笑道,“我想在下麵走一走好好曆練一下!至於見公孫策的事我想了,我覺得還是拖一拖的好!我想有你們餘家在,他們應該不會輕易動薛萬華大哥的!”
就在昨天晚上,餘詩韻給他們打來電話說公孫策去了京都。為的就是關於前兩天他們發現了公孫芙蓉的明朝古墓的事。餘家家主要求餘媚娘必須要回去,而餘詩韻的意思是讓倪元和餘媚娘兩人一起回去。
而倪元經過一陣深思熟慮之後,決定還是先不要見公孫策的好。畢竟自己的實力現在還很低,就算說出話來也不會有什麼份量。所以索性他便不出現,反而會增加自己的神秘,而對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投鼠忌器。這也算是一種沒有辦法之中的無奈之舉吧!
待與餘媚娘分別之後,倪元沒有再在滄州逗留。而是直接從滄州西站乘車去了河間。
河間市是縣級市,和吳橋一樣也是隸屬滄州地區。河間的曆史比較悠久,據記載始於東周,據今已有2700多年的曆史了。曆代在此設郡、立國、建州、置府,是京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重地,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譽。
據乾隆《河間府誌》載,河間“因位於九河之間”而得名,清康熙帝也曾做過考證。據《爾雅·釋水》載,九河為徒駭河、太史河、馬頰河、覆釜河、胡蘇河、簡河、潔河、鉤盤河、鬲津河、但今或淹沒或遷徙,已不可確認。
據乾隆《河間府誌》載,河間位於沙河(即滹沱河)、唐河(即寇水)之間而得名,但不管是“九河之間”說或“兩河之間”說,都應是因在河流之間而取其名。“九河之間”說應是在晉、漢及以前,有九河故道之時,但河間郡、國均應在九河之間。“兩河之間”說應是指河間由樂城北遷以後的三國北魏太和十一以後。但河間之名始於戰國是無可爭議的,所以“兩河之間”說應為清以後的一種說法,但“河間之名”的起源即是九河之間而定名無疑的。
可以說這河間雖然隻是一個縣級市,但卻是一個具有很悠久曆史的。做為一名地師,以了滄州了自然就要到河間走上一趟去感受一下。除此之外,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那就是河間最有名的驢肉火燒!
說到河間的驢肉火燒,雖然幾乎遍布全國各地,但要說正宗自然要數本地的最正宗了。尤其是河間萬貫驢肉火燒,那真就是酥脆香甜令人愛不釋口,再配一碗驢肉雜碎湯那更是爽得不了。如果有條件的話,來個三大件那是絕對的大補。
而倪元最愛的就是這一口,想當初在京都的時候因為嘴饞,把錢都花在了這上麵。
河間離滄州不遠隻有一百來華裏。當倪元在河間東站下來,正準備大飽口福的時候他的電話卻是響了來。他拿起手機一看,是京都肖海英打過來的。正是他算命買彩票與其財終身的那個肖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