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後懿旨(1 / 2)

渾渾噩噩的過去、未來紛至遝來的在頭腦中縈繞了一宿的紀嘯,這一夜並沒有睡好。晨起後走出居室想舒展一下身體的紀嘯,不由得仰頭注目遙望了一下悠遠的天空。情隨心動、意由心生!入目感覺仿佛一切都是灰蒙蒙、陰沉沉的一片,恍若現在整個大漢的天空都是籠罩在了一片無形的陰霾之中……。

現在已經過了辰時。一貫秉承著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為公的老蘇武,早已經強撐著老朽、羸弱的殘軀趕往了朝堂參加朝會,去同漢宣帝以及決策層的朝廷重臣們商議目前大漢朝所麵臨到的這一場巨大的劫難。

這就是老蘇武在為人上的操守!平日裏天下太平時,年老體弱的他可以萬事不問的一覺睡到日高升。但一旦朝廷有事需要他去出工出力、獻計獻策,他就會強行的振作起軀體內的殘存潛能,他老人家也就必須要堅持‘有事臣子負其勞’的慨然而往。

否則,當年本就已經為大漢朝爭得了無上的榮譽和盛名的他,也不會在老妻早已經去世、兒子一家剛剛罹難沒有幾年、在隻剩下鰥寡孤獨、病體蹣跚他一個人的情況下,本就應從此萎靡不振的避世安度殘年,但他卻能出於對大漢朝的江山社稷為重的考慮,毫無怨言、毅然決然的以一介庶民的身份參與到了推舉漢宣帝上位的博弈中去。

昨夜紀嘯同老蘇武共同費盡腦筋的議論了半宿之後,父子倆已經初步確定了今日老蘇武前往朝堂議事所應適時拿出的意見。自然,在老蘇武拿出意見之前,還要先早些去的搶在上朝之前,先同在朝的重臣丞相魏相、禦史大夫丙吉、車騎將軍張安世等做一番溝通、串聯,得到這些重臣的認可並初步商議出具體的實施步驟。

其實,按紀嘯內心裏的想法,涉及到如此重大的國事決策,老蘇武最好是應該像當年推舉漢宣帝上位一樣的同老霍光站在同一個陣營。畢竟老霍光現在還是一言九鼎的大漢朝第一人!但紀嘯考慮到老蘇武的內心感受,也就沒有多嘴的去要求老蘇武前往上朝後在朝堂上的具體行為和操作程序。這樣一來,可能也就會使老蘇武同與他關係莫逆的其他朝廷重臣要所擔的幹係頗大?

同樣,涉及到如此重大的軍國大事,守密也是要放到第一位的。因而,除了老蘇武在事先同魏相、丙吉、張安世等商議時要說明原委、在退朝後也要私下裏向漢宣帝予以通稟以外,無論今日老蘇武在朝堂上提出的建議能否得到通過?其中所隱含著的經過父子二人少半夜十分慎重商議出來的辦法中的詳細內情,是絕對不宜在朝堂的大庭廣眾之下予以宣揚開來的。這樣淺顯的道理,宦海沉浮幾十年的老蘇武自然是心知肚明。因而,即使是今日通不過、私下裏同漢宣帝溝通後明日再行重議,老蘇武也會盡量的堅持守密。

因父子二人所商議出的辦法的主要的實施者還是在紀嘯的身上。因而,晨起後紀嘯也就馬上趕快派府內的仆人前往城外的軍營告假、並向張、甘二位延壽以及陳湯等傳達紀嘯對這兩天練軍的安排。也許近兩日紀嘯都要無法前往城外的軍營了?他必須要等在府內,隨時的等候可能來自於皇城之內的當朝帝王漢宣帝的旨意傳喚。

望著早早的就來到蘇府準備接他共同前往城外的軍營、小臉兒黑瘦了許多、同樣也精悍了許多的趙睿一臉陰雲密布的表情,紀嘯猛然想起趙睿的爺爺後將軍趙充國此時也被陷在了大漠的深處,就一臉同情之色的半詢問、半安慰的說到:“已經知道大漠戰事吃緊的消息了?吉人自有天相。你也不要太過擔心!憑借趙老將軍多年征戰的老道經驗,想來肯定會化險為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