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背道而馳(1 / 2)

帶著趙睿快馬疾馳趕往南陽的紀嘯,為了盡快的到達南陽,盡可能的采取抄近路、走直線的方式,從長安城外的軍營出發後,直奔東下拱衛關中的兩大名關之一‘武關’,穿過武關也就可以進入‘荊楚’之地、再繞過伏牛山脈、距離南陽也就不遠了。

前朝的大秦,當年在戰火紛飛的七國爭霸中,就是以雄踞關中作為大本營,以潼關來擋住來自於‘關東’(潼關之東)諸國的覬覦、以武關來擋住來自於強楚的窺視,而主要的爭奪則是同崇尚‘胡服騎射’的趙國在‘河西走廊’進行強力的拚爭。同樣,時勢造英雄。在秦、趙兩強的鐵血絞殺中,也相繼誕生了戰國的‘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對於漢宣帝能否十分決斷的禦駕親征?紀嘯認為幾乎有九成以上的可能。年少、睿智、能力絕佳的漢宣帝,同樣也難免具有著少年人爭強好勝的秉性。在大漠的蠻夷狂妄的叫囂和十幾萬漢軍受困於大漠的刺激下,其實已經沒有了別的退路的漢宣帝,很大程度上會毅然決然的下決心、堅持禦駕親征。

就是從著眼於未來的角度去考慮,希冀自己以後會大有作為的漢宣帝,也會毫不遲疑的選擇禦駕親征這條路。因大漠群胡已經囂張的下了最後的通牒,漢宣帝如果畏首畏尾的退縮不前,必然會對漢宣帝的人望有所損傷。反之,如果漢宣帝以一種禦駕親征的強勢姿態出現、並能力挽狂瀾的凱旋而還?那麼,也就可以使漢宣帝在朝野之間的聲望提高到令人難以企及、會受到萬民敬仰的高度。何去何從?少年出身貧賤、並不糊塗的漢宣帝自然會想得十分的明白!

何況,還有一項不會讓漢宣帝落入險境的基本保證。那就是恍若他大漢皇室‘替死鬼兒’的紀氏這一代又出現了一位能力、才幹均有不俗表現的紀嘯,而且還毛遂自薦的又一次可以代替他大漢皇室的這一代帝王漢宣帝去‘慷慨赴死’!漢宣帝又安能不為?……

在漢宣帝禦駕親征之前,其實紀嘯即使是等在京城長安暫時也不會發揮太大的作用。現在在臣屬中還屬於低位的紀嘯,現在也根本就沒有資格參與到漢宣帝禦駕親征事宜的具體安排中去。他也就隻能是乖乖的等侯在京城,等待著禦駕親征起兵後跟隨著大軍出征。因而,據實說來,漢宣帝禦駕親征的大軍臨近大漠之前,多一個紀嘯也不多出些什麼、少一個紀嘯也並不缺少些什麼!

在紀嘯帶著趙睿從長安趕往南陽所走的路線上,其實在原曆史的後世三國時期曾經發生了一件家喻戶曉、人所共知的事件。而這個事件,所欲采取的進軍路線基本上就是現在紀嘯帶著趙睿所走的這條路線……。

在後世的三國時期,蜀漢的名相、權相諸葛亮以一檄名傳千古的‘出師表’開始了首次的出川北伐……。

在北伐之初,蜀漢以十分強勁的勢頭,連下隴西的天水、安定、南安數郡,諸葛亮也就在此時收下了他平生最得意的弟子薑維。而蜀漢的進軍迅速、強勢,也一下子就震動了北方的曹魏朝廷,令整個曹魏的朝野上下出現了手忙腳亂、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