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套以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在銀雪山麓之畔、在廣袤的落日大草原縱橫數百裏的範圍之內,漢胡兩軍正在進行著一場甚至都可能要牽扯到今後各個民族在這個世界所居於的地位的浴血絞殺。當然,作為大漢民族的守護者的大漢軍旅,在此也正在迎接著一場維護已經取得的大漢民族傲視域外群胡的崇高地位的鐵血征戰。……
其實,之前大漢所派出的統帥‘五路出擊’的各支漢軍的軍中主將,事實上也均是大漢的軍中翹楚、是構成大漢軍方將領框架中的絕對骨幹……。
首先就軍中的威信和地位上來講,在五支漢軍的主將中,就有兩位是‘位比三公’、相當於全軍副統帥的征戰經驗豐富、軍旅生涯多半生的老將;那就是前將軍韓增和後將軍趙充國。就在大漢朝軍方的地位上來說:前將軍韓增還要位列於趙睿的爺爺後將軍趙充國之前。
其次,在這五路的漢軍主將中,還要有多年戍守邊陲、同塞外群胡浴血爭奪多年的軍中少壯派骨幹,那就是度遼將軍範明友和雲中太守田順。
作為老霍光五女婿的度遼將軍範明友,事實上是霍氏後輩中能力最強、對大漢朝所建立的功勳最為卓著、但也是家族背景最為淺薄的一個。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就是由於範明友幾乎是完全的依靠著自身的能力和實力強勢的崛起於大漢的軍中,才得到了老霍光的垂青被招為了五女婿。按年齡算,範明友的年齡尚要稍稍的大上除早已死去的老霍光的大女婿上官安以外的其他幾個女婿幾歲。
對大漢朝軍功卓著的範明友,從武帝在位後期就開始了輝煌的軍旅生涯:先擊益州羌人謀反獲大勝被晉封為中郎將,後多次的征討伐匈奴、烏桓亦取得大勝而被晉封為了度遼將軍。如果不是因需要而被委任為‘五路出擊’其中一路的主將,已經被任命為了未央宮衛尉的範明友現在已經身在京城長安了。
而作為雲中太守的田順,事實上也同樣是一位多年就戍守在大漢邊陲的重要將領,有著多年戍守邊陲、同群胡征戰的豐富經驗。
‘五路出擊’的最後一位主將,則是在朝堂上身居禦史中丞、此次出征加掛祁連將軍銜的田廣明。作為三公之一禦史大夫副職的田廣明,以往也是出身於軍方,所以此次才統率著五路中實力最強的四萬餘京畿駐屯軍擔當了‘五路出擊’中的一路。在‘五路出擊’的漢軍中,其餘的四路均是由邊軍來擔綱,唯有田廣明這一路,是由京畿的駐屯軍所出任。
少許多句嘴:不要被‘禦史’兩個字給迷惑。在這個時期,禦史並非是像後世一樣的乃是‘糾察、督查’的代名詞。不妨把兩個字拆解開來理解:禦,含有著禦駕的意思;史,含有著長吏的意思。在這個時期,作為禦史類主官的禦史大夫相當於‘副丞相’。當然,督查、糾察的職責也是在禦史大夫的權限之內。
還有一點就是,此次大漢雖然名義上是‘五路出擊’,事實上以相互之間的相隔距離和協同配合來說卻是相當於兩路。既正麵的一路是以田順和田廣明在前部實施分進合擊,後麵由經驗老道的前將軍韓增坐鎮協調、支援。而另一路則是在側翼由範明友出任前驅,隨後跟進的後將軍趙充國作為奧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