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邊城五原(1 / 2)

世界上沒有具有著思維意識的生鐵鑄就的人,吃、喝、拉、撒、睡乃是人本身的正常生理需求。之、乎、者、也的連自己都不知道說了些什麼的紀嘯把恍若還有些興致盎然的老霍光應付過去之後,出了北地太守官衙在執勤的禦林軍軍卒引領下尋到了趙睿、二人一同被送到了一處官衙附近的官產宅邸落腳。

周身困乏、上下眼皮直打架的紀嘯也隻是向趙睿甩了一句:“張、甘、陳三位同你一起都一並被聖上封為了騎都尉。快些去睡吧!明日帶些軍卒還要趕往五原哪!”說完,甚至連衣服都沒脫就一頭紮到床榻上去同周公幽會去了!……

當朝皇帝漢宣帝的聖駕駐足北地,北地的太守官衙自然也就被漢宣帝獨占的變成了臨時的禦帳;即使是在行軍途中的野外宿營,漢宣帝也會有自己單獨的禦帳、是絕不允許其他的臣屬等與之相混雜的。

至於北地太守官衙的原主人宋太守,那也隻能是‘挪挪窩兒’的先臨時找個地方暫住,等漢宣帝走了之後北地太守官衙才能重新的回歸於他。像紀嘯這樣臨時還能給他找間屋子住,也已經是優待的了!數萬大軍同時途徑北地,一般的將領和軍卒自然是隻能住在營帳之中。

清晨,髻歪發散的紀嘯和趙睿剛剛起身,就被一聲‘聖上旨意到、後將軍趙充國之孫趙睿速速接旨’的尖細叫喊聲給呼喚到了宅邸的堂屋。無他,是漢宣帝敕封才十六歲的趙睿為騎都尉的聖旨到了。當朝帝王漢宣帝遠征出京,自然是不能僅僅帶著一名太監,大太監劉行丙身後自然是還要跟隨著幾個‘子輩’和‘孫輩’的小太監;前來給趙睿傳旨的乃是一名跟隨來的小太監。

幹那行也不容易呀!昨夜已經來不及了。這一大清早起來,大太監劉行丙就要經管著忙忙叨叨的趕快把昨夜漢宣帝頒布的旨意形成文書的形式傳達下來。也確實夠他忙的!可想而知,甘延壽、陳湯、乃至張延壽的旨意也是會一並給傳達到。由於張延壽不在軍中,可能也就要他老爹車騎將軍張安世來代接了?

聖旨的到來,令紀嘯和趙睿不得不趕快手忙腳亂的進行了一番的洗漱;淨手、洗麵、整理衣冠乃是接旨前的必備程序。這也就是在大軍臨時宿營的途中,否則還必須要在正堂坐北朝南的設桌、焚香、接完旨後還要供奉起來的。

由於漢宣帝的聖旨是屬於明旨。所以,作為趙睿上官的紀嘯由於在場也要同時陪伴著趙睿一起接旨。當然,聖旨還是要交到趙睿手中的。在打點差官這方麵,其實出身豪門的小趙睿即使是以前沒有接到過聖旨、但聽到過的和見到過的也要比紀嘯多得多,根本不用紀嘯多嘴的趙睿比紀嘯還要懂行。故而,傳旨的太監傳完旨臨走時趙睿已經主動上前熱絡的塞給了他一些的‘跑腿兒錢’。

接完聖旨後草草的整理了一下、吃了一口已經有人給備好的食物,紀嘯帶著趙睿就又打聽著前往了駐紮在城內禦林軍的駐地。帝王的親軍,自然是要駐紮在帝王落腳的附近。

來到新軍駐地後,見到了剛剛晉升為騎都尉的甘延壽和陳湯,自然又是一番弟兄之間久別重逢後真摯的熱絡寒暄。接著,紀嘯就馬上交代甘延壽趕快去選取二十名新軍中的骨幹隨自己和甘延壽、陳湯一起先期趕往五原。至於剩餘的新軍,紀嘯考慮到本就是後將軍趙充國愛孫、又年齡過小的趙睿這段時間跟隨自己拚命的趕路也已經十分的疲憊,就硬性的把不情不願的趙睿留下來先暫時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