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烽煙漸散(1 / 2)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大漠孤煙、茫茫綠野,對於曆盡九死一生出塞遠征的將士們來說,無異於是人生旅途上最為艱辛、以頭顱和生命的鋪墊才幸運的跋涉過來的一段艱難曆程。

又經過了近兩天的艱苦行軍,蓬頭垢麵、駑馬羸弱、宛若一群逃難的難民、叫花子一樣的田順所部的殘部,終於同諸路漢軍中的其中一路漢軍會合到了一處。這,要與紀嘯‘大約還需孤軍跋涉近十日’的之前估計也稍有所偏差。

而與田順所部的殘部首先會合的,竟然是同田順所部恍若‘難兄難弟’一樣、‘五路出擊’的漢軍中孤軍深入的另一支漢軍、度遼將軍範明友所部。

當然,度遼將軍範明友所部,比田順所部幸運的乃是:早已經在十幾天之前,就已經被兵出朔方的、由漢宣帝劉詢、劉病已和車騎將軍張安世所統率的增援漢軍主力給救出了重圍。不過,同田順所部相似的則是:範明友所部之前由於完全是孤軍奮戰、沒有同任何一支漢軍形成相互奧援的態勢,故而打得同樣也是十分艱苦的全軍損失了近半。

如果隻是從戰損的角度去衡量將領的功過,則無疑是後將軍趙充國的責任最小。趙充國所部至始至終都是遊離在群胡鐵騎的包圍圈之外,直到最後同增援上來的漢軍主力會合。因而,趙充國所部的戰損幾乎是微乎其微。

投身到大漢帝國朝廷中樞這個表麵上莊重威嚴、暗地裏卻是詭變頻發的‘大染缸’中也已經有半年的紀嘯,實際上也是首次的見到‘大漢帝國第一家族’霍氏後輩中能力最強、功績最為突出、老霍光的這位六女婿度遼將軍範明友。

如果從將來發展趨勢的角度相論,紀嘯同範明友無異於就等於是‘連襟’,現在也可以說是‘準連襟’。範明友是老霍光的六女婿,而紀嘯現在則已經是完全得到老霍光認可的‘準七女婿’。

但如果從年齡上來論,則就不免令人又一次感到:生為豪門大族的子女,表麵上風光無限,實際上則是根本就無法左右自身的命運;必須要完全的服從於家族的最高利益。

即使是不予以說清,默算一下也就明白了!在武帝後期就已經開始在大漢軍中嶄露頭角的範明友,人生的履曆已經侍奉過了大漢帝國的三位帝王;距今,漢武帝劉徹也已經駕薨有十六、七年。範明有不可能十歲或八歲就能夠成為十分崇尚武力的冷兵器時代的軍中將領吧?

因而,紀嘯考慮到範明友是經曆了艱苦的征戰、此時滿麵風塵必然略顯老態,也盡量打折扣的估計:身形高壯、一副蓬髯的範明友最少也要有四十幾歲。而紀嘯那位紅顏知己霍七小姐、霍成君現在才十七歲,與霍成君比肩的她的六姐估計也就二十歲上下。

這樣一算,就不免會令人聯想到:老霍光是考慮到範明友的能力超強、軍中威信極高,而在這一點上還正是霍氏後輩中所最缺乏的,故而老霍光才把還是花季少女的六女兒嫁給了範明友這位‘老丈夫’,以壯霍氏的雄威。

至於範明友之前娶沒娶正室、老霍光的六女兒是不是來了個強行的鳩占鵲巢?紀嘯暫時就不得而知了。

從為人比較粗獷、豪爽的範明友口中,紀嘯得知:實際上,範明友所部現在已經是相當於漢宣帝、張安世所統率的增援漢軍主力的後軍。而漢宣帝和張安世所統率的漢軍主力,擊潰了匈奴、烏孫國等部的聯軍、解救出範明友所部之後,即緊隨著搶先一步東進的趙充國所部快速東進,現在按範明友的預計,可能已經同老霍光所統率的援軍偏師、及其他‘五路出擊’的幾路漢軍會合了?

其實,紀嘯、及田順等率殘部與範明友所部相遇也並不奇怪。紀嘯等選擇的撤軍路線就是由東北向西南方向的撤離,雖然顯得有些背道而馳的走冤枉路,但可以盡量的避開正麵戰場上的群胡鐵騎集團。而解救出範明友所部的漢軍主力,則采取的是由西向東的直線方向快速推進,以期盡快的與深入大漠的漢軍各部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