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條生產中條幹粗細節的原因與控製分析(1 / 2)

毛條生產中條幹粗細節的原因與控製分析

工業技術

作者:劉元豔

[摘要]毛紡織工業有精梳毛紡和粗梳毛紡兩大係統。毛條製造屬於精梳毛紡係統,梳製各種毛條,供精紡使用。大慶石化公司腈綸廠毛條車間采用的是拉斷法。一般工藝流程是:絲束―拉斷機―一道針梳機―二道針梳機―毛條

[關鍵詞]針梳機粗細節牽伸倍數隔距皮輥壓

中圖分類號:TM35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016-01

毛條生產中條幹粗細節的原因與控製分析

1、實驗與分析

針對毛條粗細節產生的原因,我們首先從原理上進行了分析,具體如下:

產生粗細節的主要機械原因:由於機械狀態不良導致牽伸區內工藝參數的改變,造成工藝參數不穩定,從而影響毛條中纖維在牽伸區內運動規律發生波動,最終導致條幹變化,形成條幹不勻。其中,主要工藝參數分別是隔距、前後羅拉及針板的速度和皮輥壓力。其中梳箱前、後握持機構是由兩根鋼製表麵帶有溝槽的直徑分別為30mm和62.5mm的羅拉與直徑為75mm的小皮輥組成,為一上兩下形式。加壓方式為機械式加壓。梳箱的梳理部分是針梳機的核心部分,分為上、下針板頭和前、後羅拉等組成。針梳機的牽伸作用發生在前羅拉和針板之間,纖維受上、下交叉的針板的控製,前羅拉從針排中均勻順利的拔取纖維,以達到對纖維的梳理。回轉式針梳機其上、下真梳頭各由52塊針板組成,其特點是針梳機運行平穩,速度高、噪聲小,針板的刺入和脫離毛條沒有明顯的針板痕跡。

針梳機的牽伸倍數,由一針到二針是逐漸加大的。同樣,一針的預牽伸部分由五組羅拉組成的四個區的牽伸倍數是按照從後道歉逐漸加大的原則。

根據實際生產當中出現的條幹不勻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我們確認羅拉變形是主要因素,由於羅拉變形導致牽伸隔距及牽伸倍數不穩定,使得纖維變速點發生變化,輸出毛條中纖維數量隨之變化,從而形成粗細不勻現象。

毛條在喂入羅拉和皮輥的握持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經過1#和2#喂入羅拉,進入針板區形成的摩擦力界,在摩擦力和抱合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進入輸出羅拉3#和4#,最後從出條羅拉輸出。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影響牽伸的三大因素為隔距、速度和壓力的機械問題。

具體設備問題導致粗細節形成的因素:

毛條條幹不勻主要是在牽伸過程中產生的,對於羅拉牽伸來講,實現牽伸要具備三個條件,分別是:1、毛條上要有兩個積極的握持點,並且兩點之間有一定的隔距;2、兩個握持點之間具有相對運動,輸出端的線速度大於喂入端的線速度;3、握持點上必須具有一定的握持力。

我們經常提到的隔距,牽伸倍數和皮輥壓力。這三個工藝參數一經確定,就要求其必須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才能保證輸出毛條條幹的相對穩定(勻整的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討論,我們假定毛條喂入條幹相對穩定),下麵我們就這三個方麵工藝參數作以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