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營林整地技術及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1 / 2)

營林整地技術及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工業技術

作者:馬占中

[摘 要]林業經濟帶動經濟發展,林業生產日益受到重視,如何提高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是關注的熱點課題。本文從營林整地技術和綜合防治病蟲害兩個方麵該課題進行分析闡述。筆者所述僅供交流分析。希望能對如何加大防治力度,建立檢測體係,明確防治責任方麵有所參考作用。

[關鍵詞]森林;營林整地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Y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039-01

社會發展,經濟進步,林業生產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生產中,營林整地技術十分重要,隻有有小弟改善營林立地條件,提高營林質量,及時清理采伐後環境,才能為營林工作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擁有良好基礎的前提下,我國林業生產的研究重點課題是如何綜合防治病蟲害。縱觀林業病蟲害的發展趨勢,呈現與日俱增的形勢。林業病蟲害日益增多的現象,必須高度重視。隻有不斷植樹造林,控製濫砍濫伐,同時保證幼林健康成長,才能實現林業生產的正常進行,才能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才能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綜合防治林業生產中的病蟲害,既能保證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又能增加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林業生產中病蟲害的防治現狀,然後分析了林業生產中病蟲害的特點,最後結合實際生產數據信息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技術和防治措施。

一、營林整地技術

1、造林地的清理

在進行營林工作之前,需要對造林地進行清理工作,為營林提供一個有利的環境。在對造林地清理的過程中,應該將地表的雜物,灌木以及雜草等清除幹淨,對於采伐後的跡地要將零碎的枝椏和伐根等清除幹淨,隻有全麵的清理工作,才能夠為營林創造有利的環境。在清理方式中,可以采用人工方式也可以使用機器,對於工作量比較大,可以有效控製的區域,可以通過火燒和化學藥物的方式來進行清理,能夠將灌木等草類植物有效的清除。

2、整地方式和方法

在營林整地中一般將整地方式分為兩種,即全麵整地和局部整地。在造林地的整理中,如果翻墾造林地的全部土壤,就要早進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全麵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就要用到全麵整地的方法,一般這一方法比較適合大麵積的平坦地區。而局部整地適合對造林地的部分土壤進行翻墾,一般在局部整地中還會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兩種形式。帶狀整地也就是對造林地進行翻墾時,呈長條狀整地狀態。一般在山地的整地多用帶狀整地方式,山地帶狀整地方法還包括水平帶狀、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及撩壕等。在比較平坦地的造林地進行整地,主要運用犁溝、帶狀及高壟等方法來實現整地效果。塊狀整地是呈塊狀的翻墾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在山地E應用的塊狀整地有很多,主要包括穴狀、塊狀及魚鱗坑。而平原應用的方法則包括坑狀、塊狀及高台等。

二、綜合防治病蟲害

1、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

我國人工造林麵積的不斷擴大,病蟲害防治工作更為嚴峻。全球氣溫變暖,害蟲在越冬之後仍能大量存活,一旦天氣轉暖就會大規模暴發。由於我國林業經濟發展一直以來受到體製的限製,森林病蟲害防治一直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在資金投人和技術水平上存在著很大的不足。森林病蟲害防治沒有建立有效的體係,隻有在發生之後才被動地采取防治措施。

2、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

2.1 綜合防治的概念

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是指按照自然生態平衡的理論,通過人為的、自然的方法,維護和調節森林生態係統之間的平衡和穩定,使各種生物之間保持相互依存、相互製約的自然關係,從而從根本上控製和消除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和擴散。

2.2 綜合防治的原則

一是生態學原則。綜合防治是利用森林內各種生物及生物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進行病蟲害防治,並遵循生態學的原則。森林內的生物在一個環境中生長、消亡,存在著相互促進和相互製約的關係,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