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水利工程中的管理簡述(1 / 2)

水利工程中的管理簡述

建築工程

作者:柴宏超

[摘 要]本文在作者工作經曆的基礎上,較為詳細的分析了存在於我國當前水利工程中問題,並提出了解決問題、提高效率的措施。

[關鍵詞]水利工程 問題 措施 效益

中圖分類號:F416.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081-01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這給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其中,與人們生活休戚相關的水利工程的快速發展不僅使良田得到了很好的灌溉、大大降低洪災發生的幾率,也大大提高了人們生活用水的質量。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大對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1、存在於我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筆者對我國的多個地區進行了充分的調查和分析後發現,我國的水利工程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麵的主要問題:管理的目標有待進一步明確,管理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施工現場管理的科學性有待進一步提高,管理體製有待進一步完善等。現詳述如下:

1.1 管理目標有待進一步明確

筆者調查表明,在我國水利工程施工當前的管理中,為數不少的管理人員對管理目標的認識還很片麵和膚淺,對管理目標的具體要求還很不夠。在當前的很多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管理人員對需要進行管理的目標認識不夠全麵深刻,甚至不明確管理目標的具體要求。 例如:沒有在施工前合理規劃管理目標,施工中做出的管控措施就很難做到有效和係統,給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帶來直接的負麵影響,導致工程建設在整個過程中的隨意性強,施工管理部門如空中樓閣,失去了管理的基本職能。

1.2 管理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建國初期,在計劃經濟體製下,我國建立了一整套水利工程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在曆史上極大了推動了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我國現在已經步入市場經濟時代,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進程可謂一日千裏,原有的管理模式顯然不再適用於新的曆史條件。可筆者調查發現,在我國很多地區的水利工程管理,沿用的是仍然是建國初期的管理模式。而且從整體上看,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人處於比較落後的階段,具體表現為:不能很好的掌握科學的現代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識,對現場管控缺乏相應的能力,在先進的設備麵前束手無策。加之不健全的管理體係,導致水利管理工作不能從根本上掌控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進度和成本,致使實際管理中漏洞百出、隱患重重。

1.3 管理體製有待進一步完善

水利工程管理體製的不健全,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表現出來:不完善的國有水利資產管理體係;施工管理單位缺乏相對靈活的管理機製;後期建設和運行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等等。上述問題出現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大大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嚴重阻礙著正常開展管理工作。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大了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但是如果不能及時的從根本上對管理體製進行改進,水利工程的質量就隻能是一紙空文,改建和新建的水利工程一定經不起曆史的檢驗,給人們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留下極大的隱患。

1.4 現場管理還很鬆散,有待進一步規範和嚴謹

在很多地區的水利施工過程中,管理部門普遍存在敷衍塞責的現象。工程的管理人員對施工建設沒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監督,沒有發揮應有的管理作用,致使水利工程項目的實際施工管理陷入十分混亂的局麵。為了確保工程質量,不定期對水利工程實際施工建設過程的質量進行檢查是十分必要的,隻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產生各種質量問題。但是,相當一部分管理人員隻是采用抽檢的方式對幾個關鍵環節進行檢查,處理問題的方式也往往隻是要求部分工程進行返工。由於對現場施工試驗的管理力度不夠,很多質量問題都不能被及時發現和修正,工程整個的安全係數大打折扣,難以保障水利工程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