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有效控製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方法(1 / 2)

淺談有效控製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方法

教育時空

作者:王秀榮 謝榮彬

[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有效控製課堂教學是關鍵因素之一。本文闡明了有效地進行教學控製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關鍵詞]課堂 教學 控製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099-01

課堂教學控製,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為使教學保持最佳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有行為控製和心理控製兩種方式它著眼於及時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促進教學順利進行。充分發揮教學控製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方麵的應有作用。

學生注意的調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使學生保持良好的注意狀態,就要善於調節和控製學生的注意力,以改變學生注意力分散的狀況。為此,首先要探究其原因。如果是教師教法不當,教師就應改進教法;如果是學生的原因,則應從學生方麵解決。其主要方法有:(1)給予信號。發現學生聽講不專心,注意力分散,教師可巧妙地給予信號及時提醒。比如,用目光警示,可有效提醒學生的注意力。又如,運用停頓.暫短的沉默也可以較好的引起學生的注意。(2)鄰近暗示。教師發現學生注意力分散時,教師可走近期身旁,或稍停站立或輕敲其桌。這樣,可以收到調控學生注意力。(3)問題轉換。當發現學生注意力分散時,教師可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這樣也有利於調控學生的注意力,(4)培養學生自控。在教學中,隻靠教師控製學生的注意力是不夠的,更重要的培養學生的自控力,教他們學會一邊聽課,一邊記筆記,善於進行注意力的分配;能隨著教師的講解進行必要的注意轉移;即使對不感興趣的教學內容,聽課時也能神情專注。

教學中情感有效控製。要使教學生在最佳的情緒進行,教師就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對自己的情感和學生的情感進行必要地調控。教師情感的調控。要使課堂教學具有良好的情緒氣氛,首先教師要有良好情感;教師要善於自己的情感。為此,要求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不要將消極的因素情緒帶到課堂上來。心裏學知識告訴我們,情緒具有感染的作用。這就是說,一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別人使之產生同樣的或相聯的情感。二是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控製自己的消極情緒。既不能因教學一時的成功而口出狂言。得意忘形,也不能因教學的暫時困難唉聲歎氣。灰心氣餒;既不能因一個學生的調皮而發火,遷怒全班,也不能為學生情緒消極左右,出現失態。馬卡連柯說:『1』“不能控製情緒的教師,不會成為良好的教師”仔細領會這位教育家的教誨,對我們重視情緒調控是有教益的。學生情緒的調控。教師對學生情緒調控的主要方法,一是情境調節法。如果學生的消極情緒由課堂氛圍低落的環境引起的,教師要盡快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以此改變學生的情緒狀態。二是以情動請法。如果學生對聽課缺乏興趣,積極性不高,教師要用積極飽滿的教學情感感染學生,力求教有風趣,學有興趣,以此來改變學生的消極情緒。三是成功體驗法。如果學生聽課情緒低落,是由於學習的失敗引起的,教師就要多方努力,使他們獲得一次次的成功,讓他們以成功的喜悅體驗來擺脫消極情緒的影響。四是自控調節法。教師要教會學生調節自己的情緒的方法,使其學會自控。比如,指導他們運用動作暗示自控,當上課疲倦時就要努力坐直,警示自己不能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