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親驗式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1 / 2)

親驗式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教育時空

作者:王翠玲

[摘 要]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程,其內容廣泛而豐富。本文從該課程特征出發,結合筆者多次從事該課程教學實踐經驗,提出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更多運用親驗式教學,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在完善教學方式的同時,要辯證的看待傳統教學,避免因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而與課程基本內容相背離。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 親驗式教學法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F740.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108-01

一、引論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國際經貿專業、工商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專業和商貿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由於該課程具有涉外性和實踐操作要求非常高,且與國際慣例和法律密切相關等特點,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最佳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此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必要,而在這其中親驗式教學法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因為國際貿易實務知識隻有經過實踐和實訓才能轉化為學生的技能和能力,而國際貿易實際工作環境中的許多因素是高校所不具備或難以完全設計出來的。如果教師能結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和專業特點,采用有效的案例教學方法,就能營造出一種貼近現實的情境氛圍,從而使學生的國際貿易實務實踐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所謂“親驗式”教學法,目前不同學者有著不同的見解,簡單地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複經曆的情境和機會,呈現或再現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曆的過程中理解並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目前國內對於親驗式教學的開展並不深入,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在對國際貿易進出口知識簡單講述後,適時開展親驗式教學,設置進出口業務交易情景,通過讓學生充當進出口商的角色,以“親身體驗”的方式來模擬進出口買賣中的各個環節,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進行知識的學習、領悟與掌握;並且在進出口買賣中學生全程用英語交流,可以提高學生的外語交流水平,不但深化了知識,更多地是鍛煉了學生實戰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情誼。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親驗式教學的實施方法

親驗式教學強調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親自體驗”,在親驗中學習知識,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開展親驗式教學主要是對進出口交易流程的全程模擬,因此,親驗式教學一般要經曆“情境設置———主體體驗———評價體驗———領悟總結”四個階段。

1.情景設置:包括設置商事交易主體及模擬交易環節。首先教師采取抽簽或者自願組合原則,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5~8人,各組組建成不同國別的進出口商,使進口商與出口商組數相同,並且設置進出口商的經營範圍和經營商品品類。每組成員可以根據所學知識組建成模擬公司,進、出口經營範圍內的商品,各組成員擔任模擬公司中的不同角色,互相配合,共同協作,相互考核,共同評估。

2.主體體驗:教師首先將進出口貿易實務知識進行總體講述,學生在基本掌握了進出口環節後,由出口商各組成員參照“廣交會”舉辦模擬“出口商品交易會”,出口商將各自的出口商品進行展銷、宣傳。進出口商在展銷會上尋找自己的目標客戶,進行磋商、談判。無論是出口商之間,還是進口商之間都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因此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此後環節則由進出口商根據合同簽訂、合同履行、租船訂艙、保險、貨款結算、違約索賠、進出口清關、單證處理等要素自行設置,最終完成一個進出口貿易的完整流程。通過本次模擬進出口交易的親身經曆,使每位同學能在實踐中將進出口業務知識深入理解掌握。遇到不懂的知識點,可以隨時求助教師,並且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由於出口商品交易會的舉辦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必會產生交易失敗的進口商或出口商,此時,可以進行二次交易,減少失敗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