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20kV遠安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危險點分析及控製措施探討(1 / 2)

220kV遠安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危險點分析及控製措施探討

科學論壇

作者:餘劍峰 範李平

[摘 要]智能電網以智能變電站為重要基礎,為了實現變電站的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滿足智能電網靈活、經濟、可靠的信息流與電能流傳送,大範圍提升變電站數字化監控、信息集成和快速響應能力,就要對變電站進行智能化改造。本文以宜昌首座220kV遠安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工程為例,從變電運行專業角度分析和探討了改造過程中出現的風險點,並對如何控製風險提出了相應的對策,這為智能變電站的改造、運行及維護等方麵提供了一定的參考經驗。

[關鍵詞]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危險點分析;控製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320-01

引言

220kV遠安變電站智能化改造是宜昌供電公司首座220kV智能變電站的試點工程,它的建成為以後宜昌電網的設備改造和舊電網更新提供非常規的做法,也為製定方案提供新思路。在對老舊變電站的智能化改造過程中,運行人員的停送電倒閘操作頻繁、一二次設備改造牽涉麵廣,接線複雜。改造中多專業、多單位、多班組交叉作業,現場人員多,人員技術素質不一、施工地點多,因此現場危險點多,極易發生各類違章和事故,為了保證用戶可靠供電、電網安全、設備安全和改造現場安全,必須做好現場智能化改造的一係列工作,文章從變電運行專業角度分析和探討了改造過程中出現的風險點,並對如何控製風險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 遠安智能化改造危險點分析

1.1 改造現場危險點分析

遠安變電站智能化改造期間,設備改造施工時間長,部分設備帶電運行,舊設備拆除、新設備安裝、二次回路交叉接線等,存在很多危險性,我們需要全麵分析現場改造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並有針對性的製定完善的確保安全措施,並提前做好改造過程中的現場危險分析和應急預案。

1.2 遠安智能化改造遇到的難點

遠安變電站用戶用電比較集中,負荷不能轉移,設備停電不能過長。由於負荷大部分不能轉移,所以決定了遠安變電站智能改造隻能是分階段分區域進行停電改造,根據改造的進度及現場設備的布局,遠安變電站改造工程大致被分為五個階段:1)不停電工作準備;2)遠02、1號主變、110kV5號母線、10kV7號母線間隔設備智能化改造停電施工;3)完成1號母線停電施工及2號主變、4號、8號母線智能化改造;4)完成1號主變高壓開關智能化改造;5)完成全站智能化改造及驗收。每個階段都是在運行設備中間進行一部分停電設備的工作,也就是說施工區域周圍都是運行設備,且每個階段施工環境不同,安全要求不同,但每個區域都有起吊及高空作業,任何一個環節出差錯都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工作場所的危險點多勢必要加強現場監護,也自然要增加人手,這對施工單位也造成一定困難。

2 智能化改造過程中的危險點管控措施

筆者以220kV遠安變電站改造工程為例,從變電運行的專業角度來分析,重點從操作及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運行設備的管理及新設備驗收、人員培訓幾個方麵來分析討論如何做好智能化改造的現場安全管理。

2.1 加強現場的安措管理

(1)由於改造周期長、安全措施極易被作業人員變動,安全措施布置完畢後,應向工作負責人交待清楚,施工中不得變更布置好安全措施。運行人員最好布置完安措後,立即拍照保留證據,以防發生責任推諉。

(2)保護室措施,施工時,相鄰運行屏應在屏前後均掛紅布。施工屏前後放置“在此工作”標誌牌。運行中的屏前後門應關好,有鎖的應鎖好。

(3)鑒於改造施工和運行同步進行,可以考慮將施工區域與帶電運行設備用全封閉式硬質圍欄完全隔開,運行人員與施工人員各行其道,防止工作人員進入帶電區域引起不必要的人員觸電傷害事故。

(4)製作帶電區域提示圖,懸掛在施工區域,進一步明確安全措施布置的範圍,確保危險點的閉環控製。

(5)安裝智能鎖控。整個改造期間,準確嚴格地安裝智能鎖控,預先設定運行、檢修、施工各類人員出入權限,有效控製各種作業範圍,防止誤觸、誤操作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