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礦產地質勘查理論及技術方法
科學論壇
作者:劉元紅
[摘 要]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礦產地質勘探領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現代的地質勘探領域中,湧現出了各種先進的勘探技術和勘探儀器,從而使得地質勘探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進而為緩解人類礦產工序矛盾提供先決條件。然而為了更有效的緩解人類對礦產資源的供需矛盾,就不得不加大對礦產地質勘查理論和技術方法的研究力度。本文從同位成理論出發,對礦產地質勘查理論和技術方法進行研究,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但願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討共同提高,進而為我國的礦產地質勘查和技術方法的研究工作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關鍵詞]礦產 地質勘查 理論 技術方法
中圖分類號:P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357-0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化逐漸深入,工業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礦產資源作為一種緩慢再生的資源,無法在短期內,再生礦產資源的供需矛盾日漸尖銳,因此,使用科學理論和方法進行礦產地質勘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市場經濟體製的改革讓礦產地質勘查成為一種商業行為,其商業價值體現在利用數據信息來闡釋地下礦床的奧秘,並對礦產的開發行為進行有效地引導方麵,對於我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礦產地質勘查工作是一種高投入且具有高風險的工作,通過對其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可以提升我國礦產地質勘查的效率,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對礦產地質勘查理論和技術方法進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同位成礦理論
重要的、巨型的成礦區帶的形成,規模大的礦床特別是超大型、巨型礦床的形成,均具有同位成礦的特征。這就是,在同一空間範圍內、同時代與不同時代、同類型與不同類型、同礦種與相關的不同礦種,均可出現相對穩定的大規模的同位成礦作用,明顯地反映出同位成礦的客觀規律。因而國內外有色金屬礦產,大部分或絕大部分就集中在上述的重要成礦區帶和礦床、礦體中。同位成礦需要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成礦熱活動中心,該中心無論是在同時期成礦和不同時期成礦中均保持相對穩定、不能隨機離開成礦熱活動中心大距離地遷移,這是前提條件;在地殼演化運動中保持相對穩定的、或前後一致的成岩、成礦通道;具有相對穩定有利的礦質澱積的構造、建造和封閉條件;還要有成礦後良好的保存條件等。隻有這些成礦有利條件處於最佳配置與協同作用下,才能產生同位成礦,形成重要礦產。
2.地質找礦方法及技術方法研究
2.1 地質找礦方法
當前,我國礦產地質勘查工作中較常用的地質找礦方法主要有兩種:(1)礫石找礦方法。這種方法依據礦體露出地表後受風化作用的影響產生的礦礫,在重力、水流等外力作用的搬運下礦礫的分布範圍大於礦床的範圍。依據此原理沿著水係、山坡等活動地帶研究礦礫的分布進而找出礦床所在位置。(2)地質填圖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地質理論和相關的地質研究方法通過對地質礦床進行全麵的調查研究,查明工作區域內地層、宕石、構造和礦床的基本地質特征通過研究成礦的規律以及相關信息尋找礦產資源。
2.2 技術方法研究
2.2.1 分析成礦環境
研究工作區域的地殼演化運動特點,分析成礦地質環境為此要建立區域地質事件表,研究成礦時代特別是主要成礦期與地質熱事件在時間上的匹配關係,並運用地、物、化、遙綜合資料分析成礦地質環境,查明在此環境下的構造、建造、陸殼基底成分和深部地質等特征及其與成礦的關係。
2.2.2 沿有利成礦區尋找礦床資源
在礦產地質勘查工作中,為了取得更好的找礦效果,一般會沿著有利成礦區尋找礦產資源。這就要求礦產地質勘查人員搞清楚區域性深層斷裂及大斷裂的構造組合特點,通過研究與成礦帶有一定關係的斷裂帶特點和分布方向,查明礦田、礦床分布的次級斷裂構造和發育特點。橫向礦帶規律表明,控製礦田、礦床的斷裂構造一般和控製區域成礦帶的深大斷裂帶呈現大角度相交產出,還會以一定的間距呈現近似平行排列出現。不僅如此,在不同構造應力場的影響下,產出與區域深大斷裂帶近乎平行的次級斷裂構造控製的礦田等也會以一定間距呈現近似平行排列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