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科學論壇
作者:高鬆
[摘 要]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逐年增高,而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本文對我國近些年環境監測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闡述,並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環境監測 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359-01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隨之而引起的環境汙染問題越來越多,如水體富營養化、霧霾以及土壤重金屬汙染等。環境監測是環境質量控製的基礎、環境質量管理的手段、環境問題決策的依據,因此環境監測技術的好壞就決定了能否為環境質量控製、環境質量管理和環境問題決策提供可靠的保證。此外,我國環境監測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且與社會經濟發展不相協調。為此,作者根據多年的基層環境監測工作實踐,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現狀進行綜述,並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探析,提出具體解決措施,以期為環境監測工作者提供工作指導,同時為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提供借鑒。
1.環境監測的重要性
1.1 環境監測的意義
環境監測即指以某些技術手段或方法有針對性的對我們生存的環境進行定期測定,以評估其變化趨勢並對某些不良的人為因素加以幹預保護環境的過程。環境監測對於我們人類的意義要遠大於發展經濟對於人類的意義。因為經濟即使停滯不前,人類的生存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曾幾何時,人類不就是在幾千年的農耕時代中渡過的嗎。但是如果現在對環境不加以監測不加以保護,我們的人類將看不到一個美好的未來。為此,我們每一位環境監測者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全麵、及時、準確地對環境的質量現狀與發展趨勢做出監測。
1.2 環境監測的任務
我國目前存在著非常嚴重的環境問題,由於人民群眾對汙染環境的現象早已習以為常,因此有很多汙染環境的現象沒有及時得到舉報,導致大氣普遍受到汙染,城市附近的水體普遍遭到破壞,農業資源的汙染逐漸加劇。更有甚者,濫砍亂伐、肆意破壞草原、為了追求耕地的麵積盲目擴大不合理的墾荒等等令人觸目驚心的現象造成了我國的環境在局部地區出現了水土流失嚴重、土壤沙化麵積不斷擴大、局部小氣候開始變異等惡劣的情況。這些對自然對生態的破壞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當然其中也不乏有良心的企業家們斥巨資購買森林樹地加地營育,對環境施以援手、對環境進行保護。但是,不幸的是,這樣的企業家們畢竟隻是鳳毛鱗角的少數。因此,我們環境工作者們的環境監測任務從長期看還將十分艱巨。環境監測的任務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監測環境質量、追查汙染源、幹預突發的汙染環境的事件,保證環境在我們環境工作者和全體人民群眾的關注下向美化、綠化、自然化的方向發展。
2.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
2.1 環境監測隊伍中存在的問題
環境監測隊伍素質與緊迫的形勢和繁重的任務發展不協調[1]。環境監測人才的引進、管理、培養等缺少有效的競爭激勵機製,導致我國多數環境監測機構人員結構不合理,出現監測人員知識結構老化,業務能力參差不齊,特別是缺乏複合型高級監測人才。一些新的科學技術被逐漸應用到環境保護工作中,監測技術與方法的不斷更新、完善,對監測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這要求我們的監測人員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業務知識。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新的汙染源不斷產生,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臨時突發性監測任務日漸繁重。但我們的監測隊伍人員少,設備技術又跟不上,大多監測工作處於隻求數量不求質量的局麵。這就導致對監測數據的綜合分析能力、監測質量以及其他基礎性的科研技術開發工作無法順利開展,阻礙了環境監測的長足發展。
2.2 資源配置不合理
環境監測工作需要先進的儀器和設備,如果缺乏,那麼監測工作隻能停留在原有的基礎上得不到發展,即使業務水平再強的監測人員,若不能借助先進的儀器設備,也難以完成高質量的監測任務。另外,我國目前大多監測站儀器因使用年限長久,沒有及時的更新,很多設備壞了後找不到配件,甚至無法維修,影響了我國監測技術的發展。我國環境監測在資源配置上存在,個方麵的問題,一是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配套不到位;而另一方麵,又存在資源配置手續、製度上的不健全,造成資源上的浪費。特別是一些基層監測站的儀器采購全憑幾個管理者的決定,根本不征求監測人員的意見,對儀器采購沒有計劃、預案,對大型儀器的質量、售後服務及技術培訓缺乏必要的市場調研。新儀器買來後的開箱檢查、設備安裝調試等工作無人問津,這些狀況導致儀器購買和有效使用的嚴重脫節,不利於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