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能言善辯,力求雙贏——成大事者談判的技巧(2)(1 / 3)

首先,你要對事實的對抗有一定的認識。在談判中,都存在著對己有利的事實,同時也存在著對己不利的事實,任何談判都沒有例外。因此,在談判過程當中,談判者要既能看到對己方有利的事實,又要敏銳地觀察到對己不利的事實,以便對方提出對己不利的事實時,不會感到束手無策。其次,應該針對對方提出的對己不利的事實,針鋒相對地提出對己有利的事實加以反駁,對方說你的產品價格比同類產品高,你就可以反駁說自己的產品質量比同類產品好,等等。第三,為了維持長期的合作關係,談判者應該公正、坦誠地正視己方的不利事實,然後再提出對己方有利的事實,使對方感到你對談判的誠懇態度,並進而產生信任感。這種談判技巧,往往比那種一味掩飾己方的不利事實或刻意誇大對己方有利的事實的做法要高明的多,特別是對於比較熟悉己方情況的談判對手來說,尤其會對談判產生有利的影響。這種技巧不但適用於競爭性很強的談判,對於高度合作性的談判,也能夠起到促進談判成功的作用。在高度合作性的談判中,事實根據也能夠比其他的方法更能吸引合作者。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縱使你把你的產品吹得天花亂墜,也沒有鐵一般的事實更具說服力,更具談判力。

堅持正義法

用兵打仗講究“修道保法”,即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麵修活先勝之道,以確保“自保而全勝”的法度。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做到“得道多助”,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從根本上說,得道的戰爭總是要戰勝失道的戰爭,正義的戰爭總是要戰勝非正義的戰爭。談判也不例外。談判的最根本的原則就是正義的原則和公平的原則,隻要你堅持正義和公平,就可以理直氣壯,就可以義正詞嚴,就可以最終取得勝利。那麼應用這種談判策略,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談判者在談判中要具有正義性。如果正義不站在你這邊,任憑你口才再好,也無濟於事。其次,使用堅持正義法談判技巧,要有針對性,瞄準對方的觀點和要求,針鋒相對,反擊對方。最後,使用這種談判技巧,一般要求談判者采取嚴厲和堅定的立場,使對方感到正義的威力和力量,迫使對方在真理和正義麵前放棄或改變非正義的談判立場和態度。

技巧88以誠為貴,開誠布公:

把握博弈尺度的技巧

談判不僅僅是一種競爭,更重要的是一種合作的行為。因此,雙方必須以誠相待。

國外的一位學者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試驗,他列舉出555個描繪人的個性品質的詞語,然後讓人們說出他們喜歡的哪些個性品質的詞語,並說明喜歡的程度。結果排在前八位的人們最喜歡的詞語,分別是:真誠、誠實、理解、忠誠、真實、信得過、理智、可靠。其中竟然有六種與“誠”有關。而在人們最不喜歡的詞語中,虛偽居於首位。可見,人們都把真誠作為與人交往的基礎。曆史上,談判曾經被作為一種政治手段而使用。它是以非暴力的手段戰勝對方的一種形式。而今天談判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談判的成敗更多的不是取決於談判者的智慧和計策,而是在於是否具有談判的誠意。即便是一項很容易達成的協議,如果缺少了誠意,也可能失敗。

以誠相待,消除對方戒備心理

當談判雙方首次見麵時,往往都會懷有一種戒備的心理,畢竟從來沒有接觸過,也不了解對方的真實動機和目的,出於安全的考慮,往往會將自己的真實情感隱藏起來,使你無法判定他將會采取什麼策略,不得不知難而退;有時出於戒備之心,對方開始時往往會用絲毫不帶感情的外交辭令與你周旋,表麵上毫無敵意,暗地裏卻在冷眼觀察你的一舉一動,試圖從中發現你的意圖。這種情形常使你尷尬不已;還有的時候,出於戒備心理,對方甚至從一開始就對你唯唯諾諾,仿佛唯命是從。但當你以為時機成熟,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對方卻給你來個180度大轉彎,讓你的計劃泡湯。

消除對方的戒備心理,避免在談判中出現上述的尷尬情形,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以誠相待。在談判中,以誠相待的原則,首先就體現在真誠地關心對方。一位從事人際關係研究的專家認為:人最關心的是他自己,而且希望他人也關心自己,就好比他拿起一張有他在內的集體照片,他首先看到的是他自己。他聽你說話也一樣,首先也希望在你的談話中能找到他,並會以你關心他的程度來決定他關心你的程度。因而談判伊始,先拿出一定的時間,以寒暄、問候的形式真心實意地表達你對對方的關心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可以使談判在一種相互關心、誠摯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從你的關心中,對方感到他是在同一個富有同情心和愛心的人打交道,他不必擔心自己會受到欺騙和不公正的待遇,從而消除戒備之心,積極與對方合作。關心對方,還體現在真誠的關心對方的利益。談判不是角鬥,在角鬥中,非勝既敗,為了取勝,當然不必關心對方的失敗。談判的宗旨是要雙方都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