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量價關係
我們對量價原理其實並不陌生,比如“價漲量增行情看好”之類,這些都是量價原理的表現。但如果我們僅僅隻是孤立地運用這些原則,勢必會發現量價原理在實戰中效果很差。原因很簡單,傳統的量價原理並沒有考慮大盤的情況。
大盤在上漲的過程中絕大多數的股票都是上漲的,差異主要在於上漲的幅度大小。但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由於大盤的預測難度相當大,因此選擇個股的理由就是未來的走勢強於大盤。這樣即使大盤回落,這種個股也起碼可以比大盤跌得少,甚至不跌反漲。
2.量價關係分析的要點
量價關係分析的要點如下:
(1)量價關係默契的盤勢為短線判斷根據。
(2)量價極端異動的盤勢為中線的判斷根據。
(3)與大盤構成明顯逆勢。
(4)強勢時注重價量大的品種,弱勢時注重價量小的品種,這既包括相對值,又包括絕對值。
(5)量價分析最好是脫離消息或者反消息。
(6)盤麵走勢與結果不相稱的量價需要邏輯分析。
(1)在漲勢初期出現,為上漲信號,可跟進做多。
(2)在上漲途中出現,後市看漲,可繼續持股做多。
(3)在漲勢後期出現,為轉勢信號,不可盲目跟進做多,持籌者應分批了結。
(4)在跌勢初中期出現,是價格反彈現象,如果成交量不能持續放大,反彈行情將告結束,投資者可利用反彈減倉。
(5)在跌勢末期出現,多頭出擊,上漲後仍要回調,應觀望。
(6)在整理態勢中出現,有量配合,整理形態可能向上突破,應做多。
(1)在大盤或個股有了較大漲幅後,出現逐漸放量的現象,而且量又特別大,極可能是主力在出貨。
(2)股價突破上升途中的整理態勢,成交量明顯放大,突破有效,股價仍將上漲。2價升量縮價格上漲而對應的成交量總體上在逐步縮小。(1)股價上升初期出現,上升無量配合,可能仍要回檔,應觀望。
(2)股價持續上漲,成交量萎縮,如果是發生在大盤上,隻能說市場買力不足,大盤有轉弱的可能,應謹慎做多;如果發生在個股上,說明盤中拋售少,隻有在莊家已控製了大部分籌碼並繼續買進的情況下才會這樣,投資者仍可繼續做多。
(3)在漲勢後期出現,價量背離,是反轉信號,應逢高賣出。
(4)在跌勢中出現,反彈行情即將結束,應逢高減倉。
(5)在整理態勢中出現,股價將上衝回落,繼續整理,應觀望。
(1)對一些超強勢股縮量後出現大幅上漲的現象,常規的量價分析方法對它已不適用,投資者可看5日均線操作,隻要5日均線不破,就可一路持股做多。
(2)股價在高位橫盤後向上突破時,如果成交量不增反減,往往是多頭陷阱,此時不宜再繼續做多。
稱示意圖形特征市場意義及操作建議備注3價跌量增價格下跌而對應的成交量總體上在逐步增加。
(1)在漲勢初中期出現,是主力打壓震倉行為,隻要股價回檔不破30日均線,中長線仍可以繼續持籌做多。
(2)在漲勢末期出現,表明市勢要發生反轉,應立即減倉。
(3)在跌勢初期出現,是助跌信號,應及時拋空退出。
(4)在跌勢中期出現,表明空方能量仍然很強,股價仍需下跌一段時間,投資者不宜介入。
(5)在跌勢後期出現,為見底信號,不必恐慌拋售。
(6)在整理態勢中出現,一般多是行情突然出現某種較大利空消息或不利因素的影響,市場出現多殺多的悲劇,巨大的拋壓會使股價越走越低,應抓緊時機減磅。(1)一般情況下,高位如出現價跌量增的現象,不管是對大盤還是對個股來說都是壞消息。這意味著莊家在大量出貨。投資者此時應抓緊清倉。
(2)個股或大盤長期大幅下跌後,出現快速放大量,往往是空頭陷阱,此時不宜再繼續做空。4價跌量縮股價下跌而對應的成交量整體在逐步縮小。(1)在漲勢初中期出現,屬正常回檔,可逢低買入。
(2)在漲勢末期出現,如果成交量僅為小幅減少,這是主力出貨的跡象,假如股價能夠迅速往上漲、創新高的話,則後市仍可看好;但若近日內股價仍繼續盤軟的話,持股多頭則應謹慎為好,盡可能借反彈賣出。
(3)在跌勢初期出現,如果成交量急劇萎縮,而在數日內的成交量也未見增加時,表明市場資金已經不足,或主力已經撤退,後市看跌,做多者應該斬倉出局。
(4)在下跌途中出現,為弱勢信號,應繼續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