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成所遇到的,更加重要的事情,就是眼下正在進行的,大創項目答辯會——一年前的時候,蔣玉成接受了鄧總的邀請,一起組建了一個項目組,申請參加大創。Ww WCOM在導師老許強力支持下,他們成功地拿到了這個預算5元的國家級項目。當然,這個所謂的“項目”跟大部分其他的其他的理工類項目一樣,都屬於掛羊頭賣狗肉,利用現有成果騙經費的幌子。
不過,成果現成倒是有別的好處:蔣玉成之前有時間的時候,還三兩頭往實驗室跑,跟著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們一起做點東西;而這段時間又是做遊戲又是弄專業課,空閑時間開始緊張,蔣玉成現在去實驗室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在整個項目組裏,現在的蔣玉成看起來活脫脫就像是個打醬油的…不過,畢竟他還是項目組的正式成員,必要的義務還是要盡到的:像今這個答辯會,第一次參加大創的新項目組要參加,而蔣玉成他們組雖然去年已經申請通過,但也要參與——他們的項目現在已經進行了一年了,需要做一個中期答辯,就像是某一門專業課的期中考試一樣。
雖然是要進行答辯,但是實際上真正需要準備的東西並不是很多——實驗數據之類的“幹貨”全部都由老許一手包辦,而蔣玉成他們隻要負責用這些“幹貨”把pp做出來就行了。正常情況下,上台講解的工作應該交給身為項目組組長的鄧總來做的——他伶牙俐齒,聲音厚重,正適合做這個。
不過鄧總今有事來不了,所以就隻好讓蔣玉成來處理了——正好,蔣玉成也覺得雖然在組裏隻是掛個名,但是如果自己什麼都不做的話,確實顯得有點太不合適了,有這個出力的機會,自己理應踴躍才是。
可是出乎蔣玉成的意料:他走進答辯會的教室時,居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盡管是這麼熱的夏,那家夥卻還穿著黑色的風衣,留著黑長直的腦袋了無生氣地趴在桌子上:
“餘寶晨?!”
在他的印象裏,這家夥似乎沒有什麼理由出現在這間教室裏。
“……呦,騷年!”
餘寶晨把頭滾了一圈,沾著絲的臉麵對了蔣玉成,沒精打采地應了一聲。
跟蔣玉成的驚訝不同,餘寶晨倒是並沒有對蔣玉成的出現表示出多大的驚訝——畢竟,人大的學生在人大的會場,參加人大的答辯會,實在是很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蔣玉成做大創的事,餘寶晨也是知道的,這樣一來的話自然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你…你怎麼會在這裏?”蔣玉成吃驚地問道,“你也…報大創了?”
“嘛,也不算是報名,”餘寶晨擺了擺手,“就是被拉來充數罷了…”
“充數啊…”心有戚戚的蔣玉成很容易就理解了她的意思,“那主講是誰?”
“他。”餘寶晨指了指台上的那個男生,“我們班長,諸葛明。”
蔣玉成抬頭仔細看了看,正見一個男生正在和老師交談——麵色是健康的黝黑,高顴骨尖下巴,雙眼總是在放光,而前額的頭有點稀疏,似乎有些未老先衰的兆頭。學霸氣息什麼的暫且不論,至少整個人就閃著一股精明幹練的氣度。
原來,雖然理論上講,餘寶晨也算是大創的參與者,但是實際上她確實隻是個打醬油的——這也符合蔣玉成對她的一貫印象…而真正的主角,是現在正在台上滔滔不絕的,餘寶晨班級的班長,理工大學大二學生,諸葛明。據餘寶晨介紹,他們這個項目組,是理工的一個教授,跟化學係的教授合作的產物——不過除了諸葛明和餘寶晨之外,倒是再沒有別的人大學生參加這個項目了。
“為了提高薄膜的熱釋電探測優值,采用多孔膜或多層膜結構設計、降低體係的介電常數是可行的途徑。對於多孔來,在薄膜中引入低介電常數的孔洞可以降低薄膜整體的介電常數。而多層膜工藝通過製備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薄膜,薄膜的結構相當於兩個電容器串聯,串聯後複合薄膜的介電常數比未複合前兩種薄膜各自的介電常數都要,通過此方法所製備的複合薄膜的探測優值也能提高。但是這兩種方法也有各自的不足:多孔薄膜漏電流密度比較大,製備方法難度很大;而多層膜在降低介電常數、提高探測優值方麵的作用不是很明顯。
針對這種情況,本項目以bi5(na)5i(nkb)熱釋電薄膜為研究對象,結合多孔膜和多層膜結構的各自優點,采用溶膠凝膠方法設計和製備雙層致密薄膜包夾多孔薄膜的三明治型複合薄膜,在薄膜製備過程中,通過界麵處種子層的引入,期望同時實現三明治薄膜的低溫晶化及織構調控,為複雜結構熱釋電薄膜的設計提供一種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