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我們已完全迷失了自己:或人雲亦雲,亦步亦趨,跟著別人的感覺前行;或按照別人的評價而負累前行;或覺得自己胸中無理想而為生計疲於奔命……而這些現象的出現歸根到底就是沒有客觀地認識自己,近而沒有能動地開發自己,而空耗生命,浪費你自己的時間。我們應該認識自己,開發自己,自我管理,對自己有所要求。
富蘭克林是美國曆史上極為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科學家。他曾經為自己製訂了一張作息時間表。比如,五點起床,規劃一天事務,並回答如下問題:“我這一天應該做哪些事?”上午八點至十一點,下午二點至五點,全部安排一天日常工作;中午十二點至一點,廣泛閱讀和吃午飯;晚六點至九點,晚飯並娛樂,考查一天的工作,並且在自己回答:“我今天做了什麼好事?”
他的好朋友勸富蘭克林說:你天天如此,是不是太過於辛苦了呀?還是算了吧?你熱愛自己的生命嗎?那麼千萬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富蘭克林如此答道。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年少有為、成績顯赫的人物,我奉他們為我們的榜樣、偶像,羨慕他們學業出眾,事業也如日中天,過著眾人稱羨的富裕生活……。總之,他們的生活無往而不利。而有的人則認為自己顯得平庸無奇,甚至覺得自己碌碌無為而隨波逐流。表麵上看來,那些春風得意的人無論是智力還是外貌,與我們並無大的區別,在資質方麵很普通,上天也似乎沒有對他們格外地眷顧。其實,他們的一切成就都是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實現的結果。事實上,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有所要求,善於管理自己。
著名成功學大師卡耐基告訴我們:人們都希望獲得成功。那麼,一個人的一次自我管理也就是一次小的革命。
一句話,一個連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又怎麼可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呢?
在莎士比亞的著名戲劇《哈姆雷特》中,大臣波洛涅斯告訴他的兒子: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對自己誠實,正如同白晝續接黑夜一樣,對自己誠實,才不會欺騙別人。波洛涅斯在勸告兒子要根據自身最堅定的信念和能力去生活,去正視不同的世界。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雖然高中畢業,在哈佛大學他沒有讀完就經營他的計算機公司去了。他就是在自我管理自己的人生事業,從而達到別人無法企及的成功。
一代美國巨人富蘭克林的自我管理就有13項之多:
(1)節製。食不能過飽,飲酒不能醉。
(2)寡言。言談必於人於己有益,避免空談清談。
(3)生活有序。有序才能快速地進入工作狀態。
(4)決心。決心既勇氣,一往無前,勢不可擋。
(5)儉樸。用錢適當,切戒浪費。
(6)勤勉。不浪費時間,該做就做。
(7)誠懇。不欺騙人,做人思想必須嚴明。
(8)公正。用不忘記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9)適度。過猶不及,避免極端與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