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前讓少女盡快行動也隻是由於習慣,既然已經決定處決這位郡守大人,他也不想拖延的太久。
但是實際上他想的是,就算是這位少女折騰個半天,時間應該也足夠,沒想到,最終的時間竟然會如此的緊張。
如果他知道後世的時間單位的話,他一定會用爭分奪秒來形容這段時間內發生的事情。
他很清楚的知道這位鄭使者剛剛闖入這間密室的時候,那位郡守大人一定還是活著的,因為他聽到了這位郡守大人掙紮的叫聲。
下次可不能做這麼驚險的事情了,小將軍蒙智心中想,但是這種事情是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嗎?
恐怕隻有到未來事情真的降臨在他頭上,他才能得到一個答案。
如果這位郡守大人還活著,可真不好說,接下來會是什麼樣的一個局麵。
但現在他既然已經死了,死無對證之下,所有的證據都將成為鐵證,尤其是他通敵謀逆的證據。
他已經無法為自己辯解,這些自然都隻能是真的,隻要確定了這些證據不是偽造的,就足以定他的罪。
蒙智在之前派手下呈遞給陛下的證據,其實也隻是拿出了三分之一而已,他手裏還保留著三分之二。
即使這位鄭使者也無法看到所有的證據,蒙智會把證據分為三份,自己手裏會保留一份,送給陛下一份,剩下一份應付前來的使者,這就是蒙智原本的打算。
以後有人再翻起這個案子,自己手裏有著證據也不用怕,誰能翻出什麼風浪?
他雖然年紀輕輕的考慮的很仔細,知道想要扳倒一位郡守,即使他死了之後,都會有人想著借助這件事情,做出點什麼事情。
所以他必須把這件事情做成鐵證,並且手中一直要有籌碼。
至於這位郡守大人的證據中涉及到這位鄭使者鄭安邦的內容,蒙智自然也看過。
這也是在之後,他可以和這位鄭使者討價還價,甚至會占有上風的地方。
這也是之前他聽手下介紹了這位使者叫鄭安邦之後,馬上就決定阻止他見到這位長沙郡守賀懷仁的道理。
他們之間有著勾連,如果讓他們互相見麵,尤其是活著互相見麵,必然會讓這件事情再起波瀾,橫生枝節。
但是到了現在,郡守大人已經死了,這位鄭使者想要的東西,恐怕就是拿走自己手裏的那份證據。
這樣一來,主動權就從這位鄭使者的手裏中成了自己的手中。
當然,這位郡守大人手裏的證據很多,表麵上看上去這些證據交上去可能會扳倒很多人,但實際上小將軍蒙智也清楚的知道,這不可能。
如果這些證據都交上去,鹹陽在早朝之上列席的官員,恐怕要少上兩成。
別以為這兩成是個很少的數字,這可是全天下集中掌握權力的人中間的兩成,也就是五分之一。
如果這兩成人真的都被查辦,很多事情根本進行不下去,天下大亂就在眼前。
就單單一個長沙郡守府想要保持正常運行,蒙智和自己的手下都要用好幾天才能適應,還要時常請教這位郡守,才能把他的工作接替下去。
更何況是在鹹陽的那些官員們,他們手中的擔子更重,如果是一個兩個,甚至是十個八個還能找到人頂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