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癡帶領著一行人開始加速,絲毫沒有顧及後麵這第一波使者的叫喊和挽留,該快的時候書癡從來不會慢。
後麵的這些使者們剛才還叫喊著為什麼不快點走,結果現在等到書癡快點走之後,他們又想讓對方停下來。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自己連馬尾巴都看不著了,開始的時候還有人跑著追了一陣,但是人腿怎麼能有馬腿快。
而且書癡這些人在草原上過的是好吃好喝的日子,他們過的可是吃不飽,喝不足的日子,自己身上用的有幾分力氣。
他們隻能一步一步的往外走,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往哪兒走,不久之後,書癡隊伍當中有一個人返回來,他們這回一個屁都不敢放了,乖乖的聽著這個人的吩咐。
當然這個人剛回來的時候,這些人還在罵,但他好像轉身騎馬就要跑的樣子,這些人才慌了神兒。
這個人給他們了一些吃的,帶領著他們慢慢的追趕大部隊,他們有草原上的君主給他們下發的通行令,才能暢通無阻。
如果任由這第一波使者在這裏橫衝直撞,用不了多久就會重新被草原上的人給抓回去。
書癡既然完成了任務,也不在意這些,就算他絲毫不顧及對方,讓對方把命都留在草原,他回去依舊是大功一件。
但是對方畢竟是第一撥使者,總歸還是有一定功勞的,雖然對方如今表現出來的有些不堪,但畢竟都是被草原上的人折磨這麼久,書癡其實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但是他絕不允許這些人有可能耽誤了自己的回程計劃,所以他必須嚴格的把這些人給控製起來,如果他們真的不聽話的話,草原的人不幹掉他們,自己也要下手。
行百裏者半九十,書癡雖然不一定知道這句話,但是他卻明白這個道理,有多少事情都是在即將要成功的時刻遭遇了意外,因此而功虧一簣,讓人隻能扼腕歎息。
書癡已經知道如今大秦內部有兩場大仗要打,一場是李玄霸即將去平定劉季的叛亂,一場就是王離和項羽有可能開展的大決戰。
有了和草原上做出的這些約定,書癡有把握,能為李玄霸和王離提供不少的後援支持。
假如能讓王離手下騎兵的數量翻上一倍,王離之前的那一戰哪會還打的那麼的困難,絕對可以讓對方全軍覆沒,並且損失的人數也不會增加。
李玄霸那裏更加缺騎兵,他手下幾乎沒有形成一支完整的騎兵隊伍,尤其是他現在才好不容易湊齊了十萬人,九成九的人都是步兵,隻有一千人是騎兵。
他現在的士兵人數的確比劉季手下的人多,但是,單論騎兵的數量,反而要比對方少一些。
也不知道劉季怎麼湊齊的那麼多騎兵,不過,如果有了書癡的幫助,當草原上的第一波戰馬被送往中原,交給李玄霸之後,騎兵和步兵數量就都會占有優勢的李玄霸難道還會對付不了一個劉季?
書癡其實也並沒有把劉季那邊的叛亂當回事兒,如今天下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大秦的最大敵人隻有一個,就是項羽。
楚國本來就是大秦爭霸路上最大的對手,項羽作為楚國的後人,自然而然的先天層麵上就比劉季更讓人關注。
可能也是因為項羽吸引了大秦的大部分火力和關注,反而讓很多人忽視了劉季那邊。
但是現在已經被關注的他是否還能做出一些事情,天下人不知道,胡亥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