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也感覺到了麻煩,後方追擊自己的騎兵鍥而不舍,人數眾多,讓他根本就沒有想要先回身去把對方追擊的騎兵解決之後,再繼續向前突圍的念頭。
他武力值再高,也比不過項羽,他手下的人還不如他,在馬上想要一打十,那就是去送死。
王離此時心中倒是莫名的想起了章邯,要說英布和章邯也不是完全沒有相似之處,英布本身是一個驪山囚徒,後來拉上了一幫囚徒,走上了反叛的道路,進行了起義。
而章邯起家也是由於使用了一幫驪山囚徒去平叛,連戰連捷,因此闖出了偌大的名聲。
隻不過兩個人,一個是心向大秦,一個是背離大秦。
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兩個人都打不過項羽,英布盡管自視甚高,但他要真的能打過項羽的話,他也不至於要帶著自己的手下投靠給項羽了。
一方麵自視甚高,另一方麵又不得不屈從於現實,這可能就是英布一直未能取得太大成就的原因。
他沒有孤注一擲的勇氣,總是錯過行動的最好時機,當他開始行動的時候,往往對方已經準備好了,這樣又怎麼可能成功?
就像英布當初既然有反漢的念頭,若是在劉邦立足未穩之際就進行行動,也未必就不能成功。
可他偏偏等到劉邦已經平定了天下,站穩了腳跟之後,才想起來要反,那終歸也隻不過是送菜而已。
王離手下的士兵們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掃尾工作,從大部隊到來到現在還不足半個時辰,現在在視線範圍之內,基本上已經看不到大規模活動的敵軍,成建製的敵軍都已經被解決掉。
現在剩下的都隻是茫然無措,四散奔逃的士兵,有些已經跪在地上投降,連英布都跑了,他們在這裏死戰又有什麼意義?
為了更快的解決掉對方,王離並沒有不接受對方的投降,讓自己的手下高喊:“扔下武器,跪地投降者可以免死。”
這個命令一傳達下去,敵軍的反抗石頭馬上由弱了一些,那些知道自己已經無處可逃的士兵都扔下了武器。
他們當然也知道自己有可能被騙,畢竟項羽曾經號稱不殺俘虜,可是他卻不止殺掉了俘虜,還屠殺了一個城池的男丁。
但是他們現在繼續抵抗是必死無疑,跪地投降倒還有一線生機,而且王離並沒有殺俘的曆史。
隨著一個個敵人的投降,王離已經開始派出一部分手下清理戰場了,剩下的人則繼續去追趕向外突圍的那些人,並且,到處去喊放下武器跪地投降者免死這樣的話,削弱對方的抵抗意誌。
現在戰場上唯一還僵持著的就是王戰和對方的騎兵隊伍,對方的騎兵自然也發現了戰局對自己不利,幾次想要突圍,都被王戰帶人堵了回來。
想要成規模的逃跑肯定是不行了,這個騎兵統領幹脆命令大家四散奔逃,這樣還有可能逃出生天。
可是騎兵的衝擊力在成規模的行動的時候,自然是步兵無法阻攔,但是分散開來之後,這些騎兵馬上就發現自己陷入了漫山遍野的步兵的包圍之中。
有些騎兵還想仗著胯下有馬,強行衝過去,卻被步兵的長矛刺穿了馬頭,連人帶馬摔到地上,又被長矛給捅成了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