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不知道,他見到那個人感到意外,那個人見到他更感到意外,兩個人曾經都以為對方應該已經隨著劉邦的全軍覆沒而死掉,結果卻都活著。
韓信想不到這個人偽裝的技術也那麼高,若不是他主動說出了暗語,自己都確認不了他是誰。
不過對於韓信來說,這暫時都隻是小事兒,大事還是趕緊去先找到劉邦,抓到這個人之後,自己就不用四處奔波,還隻有一個人了。
這年代哪有什麼人敢一個人上路,他又不是項羽,一個人便可驅虎過路,遇到幾十個土匪,也不當一回事兒,三下五除二就能解決掉。
他是心中有韜略的人,但是個人勇武卻是差了點,這一點他很清楚,比之尋常的士兵,他可能強上一點兒,但也有限。
雖說他是武將,但是真的打起來,他還不一定能夠打得過之前的那個人,刺殺過始皇帝還能成功逃跑的人,身手自然要比他強。
韓信自然也有幾次想過逃跑,畢竟他認為來監視他的人應該並不多,如果能成功跑掉,估計對方也很難再找到他。
之前是由於他一直在一個地方做事,自然容易被人找到,若是自己像現在這樣雲遊四海,隻要不是運氣糟糕到極點,誰能找到自己?
不過隻是簡單的幾次試探,他就知道自己跑不掉,並且要不是躲閃及時,可能自己被削掉的就不是幾根頭發,而是整顆頭顱了。
胡亥自然不會不明白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道理,韓信手下的人越多,他就越厲害。
但是他現在並不需要一個特別厲害的韓信,如果韓信變得特別厲害,劉邦也不是一棵木頭樁子,無論他在哪裏,還都很有可能早早聽到消息,避開韓信。
身邊沒剩下幾個人的劉邦,不必太過在意,但也不能低估,他起家的時候,身邊不也沒有多少人嗎?
有些人天生就能掌握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能力,想要讓他們這些能力發揮不出來,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這一路上,除了遇見張良,被張良看出他的窘態,想辦法送給他了一匹馬,韓信感覺自己就沒有遇到過什麼好事。
雖然說他去每個縣衙調集衙役都是可以的,但是這一套流程非常的繁瑣,尤其是對方看他就一個人來,對他的信任降到最低。
胡亥也沒有對天下發公文,說有這麼一個人行動,如果發下了公文,那能看到的可不止每個縣令,劉邦當然也看得到。
最關鍵的當然是他也沒有發現劉邦活動的蛛絲馬跡,他從鹹陽開始找起,在鹹陽的行動自然隻是個過場,如果劉邦在鹹陽,用不著他找,子嬰手下和賈青手下的人,早就把他給找到了。
而且鹹陽現今實行了一人一證的政策,每一個人的身份來曆都要經過確認,是鹹陽本地的人家住哪裏,是外地的人,需要去領暫住證,並且要在一年內提交當地縣令證明他身份的文件。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想要偽造身份,根本行不通。
哪怕他裝成乞丐都不行,鹹陽城自然不是人間樂土,做不到,沒有一個乞丐存在,但是即使是乞丐也要領證,並且隨時會被抽查,有人想要殺掉乞丐頂替也行不通,因為發下的證件上是要印上手印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