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來自漠北地區寒意與肅殺的秋風呼嘯而來,穿過公孫越長杆刀刀背上的孔洞,發出令人膽寒的嗚嗚聲。孔洞上的扣環也叮叮作響,公孫越低吼道:“這是催你上路的聲音,聽到了嗎?”
本準備率兵支援正麵卻被張郃攔下的他,將正麵不利的怒火,殺將翻盤的幻想,都集中在了張郃身上。
“殺了我,那邊還有張燕高覽指揮,你和你的部隊還是死路一條。聽我勸,還是投降吧。”張郃在努力作著友情提醒。他已聽得通訊兵來報說局麵對己方有利。在他看來,公孫瓚的親族投降,能夠對敵軍造成軍心士氣上的最大化打擊,從而獲得一場近乎完美的勝利。
公孫越大怒,在他看來,勸降的話語是對他人格的侮辱。他猛地一夾身下驌驦馬,揚起長杆刀,如同一支離弦利劍般直取張郃。
張郃見公孫越衝來回馬便走。公孫越見張郃逃走,心中必勝之心更增了幾分,不由自主地催馬猛追。
張郃逃跑時卻並不催馬緊跑,而是緊跑一截,緩跑一截,隻有在公孫越逼近之時,才打馬狂奔。
追了一會兒,公孫越心覺其中有詐,勒馬欲止,卻見不遠處張郃同九原軍主力彙合後,正全速殺來。
公孫越猛然醒悟:原來張郃早起了生擒的心思,隻是獨自一人沒把握做到。而先前雙方相遇處九原軍兵力過少,也沒把握做到這一點。剛剛張郃一路狂奔,就是為了把自己引到大部隊附近好活捉自己。
公孫越二話不說,剛打馬回頭將走,卻聽得嗖嗖的利箭破空之聲從背後傳來。尚未弄清楚利箭射中哪裏,他便被馬兒顛下來,滾落在地,看來是屁股中箭的馬兒吃痛後把自己顛下來的。
落在地上的公孫越明白這下插翅難逃,於是強忍雙臂上的劇痛,想要拔出腰間佩劍自刎,卻發現雙臂不聽使喚,原來雙臂已經被摔斷了。
公孫越在無法借助臂力的情況下掙紮起身,向敵軍所在方向望去,隻見兩名騎著白馬,身上仍然穿著公孫瓚軍衣甲的騎手正搭弓上箭,對著自己的方向。看來之前的兩箭大約也是他們射的。他們的前方數十名九原軍騎士在張郃的帶領下飛馳而來。
公孫越頓時暴跳如雷,張口大罵,兩名射箭騎手立刻耷拉下了腦袋,以手遮麵。
公孫越沒罵幾句,便被迅速趕來的張郃等人堵住嘴巴,而後五花大綁捆住,就連折斷的雙臂也沒放過。
被押到徐鋒麵前的公孫越雖被堵上嘴巴,卻一直發出嗚嗚嗚的聲音,當然不用想,肯定不會是好話。
兩名健壯衛兵摁住公孫越肩膀下壓,卻仍無法讓他下跪。張燕使個眼色,兩人便拔刀出鞘,以刀背猛擊公孫越腿彎,公孫越的雙腿便立刻彎了下去。他臉上的痛苦表情也因這兩擊變得更深了。
徐鋒看著公孫越如此硬漢,心中反生出一股敬佩,盡管麵前的這個人,是一個自己的危險敵人。
對應地,則是公孫越享受了一般戰俘難以遇到的尊敬語氣。
“將軍要不要先去療傷?”徐鋒問道。
“嗚嗚。”伴隨著劇烈的搖頭,公孫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將軍還想去打烏丸人嗎?”徐鋒突然冷不丁地問了這個與前麵的話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但這話確確實實碰到了公孫越的心坎。
公孫越自十八歲開始,便跟隨堂哥公孫瓚與侵擾中土的烏丸人浴血奮戰。同烏丸人作戰的時間,要遠遠比同各路諸侯作戰的時間長。
公孫瓚與徐峰作戰時,公孫越也時常勸說哥哥與其與他作戰,不如把精力花在對付烏丸人身上。反正對付烏丸人,也能開拓不少土地。當然,每逢此時,公孫瓚隻會以頭腦簡單,不曉事等話語加諸公孫越。
公孫越頓時沉默,他何嚐不想繼續痛擊四處侵擾的烏丸人,隻是若答了是,必然落入了徐鋒的言語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