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視完戰場,徐風同眾將用完一頓簡餐,安排好夜間宿營事宜,便早早回帳中歇息。
連日作戰,轉鬥千裏,這支部隊在創下殲敵一萬八千餘人輝煌戰績的同時,自身也急劇減員到了一萬九千一百人。
本來按照徐鋒設想,九原軍將通過出兵公孫瓚的老巢右北平郡,迫使公孫瓚率領戰敗殘軍、留守部隊與徐峰決戰,進而一舉殲敵。
誰知公孫瓚不顧蜂起的遼東郡反抗軍,硬是吐出了這塊剛吞進口的肉,抽調公孫續及其麾下精銳回援。
眼下九原軍雖又勝一回,但確實已是師老兵疲。
因此,對於是否再和公孫瓚進行一場戰鬥,徐鋒著實心存猶疑。
正當徐鋒苦苦思索是否要繼續與公孫瓚交鋒時,一股難以抵禦的疲乏侵襲的他的大腦。
連日行軍作戰,就算精力旺盛健壯如他,也是疲累之極。很快,徐鋒便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一名風塵仆仆的軍士大步流星,來到徐鋒帳前,將一封密函交給了剛剛出帳準備洗漱的徐鋒。
徐鋒直覺事態不好,卻仍麵色如常地持函返回帳中。
讀完信函後,他伸了一個懶腰,不疾不徐地對傳令兵說:“傳張燕,趙雲,張郃三位將軍前來,我有幾件小事吩咐。”
與此同時,他的大腦卻在急速運轉:袁紹提兵六萬有餘,攻陷廣昌,現正朝平舒逼近中,落款時間,是大個半月之前。
這麼說來,現在最好的情況,也是平舒被敵軍包圍,危在旦夕。
若論最壞的情況,隻怕是自己的大本營班氏都受到了圍困吧?
想到這裏,徐鋒的心髒繃緊到了極限……
不多時,諸將到達徐鋒軍帳之中,紛紛下拜後坐於席上。
聽完徐鋒介紹情況,諸將個個眉頭緊鎖,滿臉陰雲。
張燕先開口了:“主公,眼下代郡局勢,危如累卵。目前這支部隊異常疲憊,若再加急行軍趕回,隻怕被袁軍以逸待勞,一舉擊潰。”
徐鋒緊緊盯著張燕,緩慢而堅定地點了點頭,以表讚同,同時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涼氣。
張燕受到鼓勵,便一口氣說完了自己的觀點:“目前我軍騎兵尚有萬人駐紮於上穀與代郡交接的潘縣,我願得主公手令一封先行趕到,率領這支兵馬攻擊牽製袁軍,減輕防守壓力!”
說完這話,張燕拜服於地,請求徐鋒能派自己去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在場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袁紹出兵六萬,其中光是騎兵,恐怕都不止一萬。張燕此去,牽製二字說得輕巧,但實際執行起來,無異於虎口拔牙。
看著這名拜服於地請戰的老部下,徐鋒一時竟有幾分不忍。
張燕再三懇請,徐鋒仍是猶豫——這個任務實在是太凶險了。
君臣一番言語後,張燕竟說動了情,脫口而出道:“在下原先,不過一山中馬賊。得主公知遇之恩,方能拜將封侯。今日逢此憂難局麵,正是在下報效之時,隻敢乞求主公能夠應允!”
徐鋒也不由得心中一股熱潮上湧,連忙上前扶起拜服於地的張燕,用有幾分發顫的語氣說道:“張侯忠心,天日可鑒。此番前往,定要萬分小心,萬分小心。”
說罷,徐鋒領著張燕走出帳外,揮手一指二十多名衛士:“這是我親衛中最為得力驍勇之人,今日送與將軍,做為護衛。”
而後,他又高聲對這二十多名衛士說道:“將軍此行,若有半分閃失,爾等全將人頭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