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攻城(1 / 2)

攻無終城

九原軍殺來的消息,如驚雷一般,在右北平郡軍民耳邊震蕩。

公孫瓚本人反倒隻是懶洋洋地抬起眼皮,掃了一眼情報,便隨手將之拋在案邊地上。

“嘩啦啦”地一陣響動,被合攏成筒狀的竹簡,在地上滾動了一小截方才停下。

諸將屏住呼吸,不敢言語。仿佛竹簡的滾動聲是一道發聲禁止令般。

“沒什麼要說的嗎?沒有的話今天就散會了。”公孫瓚頭也不抬,就像是在對著身前幾案說話。

這顯然不是疑問句,因為公孫瓚說這話的同時,朝外揮了揮手,示意諸將離開,同時支腿起身,向堂後的小憩之室走去。

一時間,諸將無人起身,也無人敢攔主公離開。

片刻後,公孫續終究按捺不住,起身快步走入小憩室,他自信作為兒子的他縱然不能勸諫成功,也不會因此遭遇災禍。

坐在室內最深處的公孫瓚似早有預料一樣,微微一笑,指著一塊靠近門口的席子,讓公孫續坐下。

公孫續隻得止住腳步,向父親頓首完畢後坐下。

屋子裏光線略微昏暗,公孫續又坐得略遠,因此將父親的麵龐看得不太真切。

公孫續突然很後悔進來勸父親,他轉而想編個由頭,對付一番後離開,卻又覺得這時任何旁他之言拿來應付都很滑稽尷尬。

“關於敵軍此番進攻,你想說的很多吧。”公孫瓚出人意料地先開口了。

公孫續局促地點點頭,雙手在膝蓋上不住摩挲,不敢發一言。

“居家為父子,這裏不是人前,不必多慮,吐露出來更好一些。”公孫瓚引導著自己的兒子。

“阿父,依兒愚見,是否應當點起兵馬,集中力量,與敵軍作一番應對。”終究是私下裏,得到引導的公孫續很快將自己放到了兒子而非部下的角色上,不像在外一樣主公長,主公短。

“說完了嗎?”公孫瓚並不評價兒子的建議。

公孫續忽然覺得自己過於莽撞,雖說是骨肉,但終究是王侯將相家庭,不該像平民父子一樣彼此間無所不言。

尤其是似乎忤逆了父親意思的話,哪怕有父親引導,也不該說出來。

平民父子,意見不合,最多大吵一場。王侯將相家的父子若是意見相左……

大漢朝的劉據可以說是殷鑒不遠呐!

堂上諸將,顯然也是想點起兵馬作應對的,自己也是如此觀點,唯獨父親不讚同。

而現在,自己卻跑到了父親所在處表達了不同意見……父親會怎麼想自己呢?聯合眾將要挾父上?迎合眾將,想要收買人心作其他打算?

公孫續沒有察覺到,一縷冰涼的汗水已經從他鬢發邊滑下,凝在了腮邊。

公孫瓚看著兒子的樣子,又好氣又好笑。這個孩子雖然在戰場上曆練了許多,但戰略眼光還有所欠缺,更要命的是在政治上十分幼稚。

就拿這次來說,他不僅沒能領會自己的軍事目的,而且居然到現在才意識到自己的上諫行為是犯忌諱的。想到這,公孫瓚內心苦笑,搖了搖頭。

“兒啊,你想過沒有,為什麼為父不點起兵馬,集中起來應對此番入寇?”公孫瓚還是很希望點撥兒子一番,讓他長進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