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比李舜生還要逆天的騷年(1 / 2)

王新新明天就要放假了,怎麼樣有什麼節目嗎?李浩說到。

沒啊!你什麼好的建議嗎?一邊顛著球說。

要不去普陀山怎麼樣?在千步沙可是有很多中外美女哦?說著李浩一臉陶醉的神情。

看著李浩那副表情,楊華還真有些心動了。

什麼時候去?

要不大後天?

恩!好,一言為定!大後天你來我家我早上就出發。

好的!

普陀山(MountainPutuo)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臥海,麵積近13平方公裏,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浙江省舟山島東側。屬普陀縣。浙江沿海漁民早就來此捕魚,最早寺廟建於858年,由日僧慧鍔主持其事。現有普濟寺、法雨寺、盤陀庵、靈石庵等寺廟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勝。

普陀山是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場,其宗教活動可溯於秦,原始道教及仙人煉丹遺跡隨處可覓。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來謁潮音洞,感應觀音化身,為說妙法,靈跡始著。唐鹹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遭遇風浪,數番前行,無法如願,遂信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故稱“不肯去觀音”。後經曆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燭火輝煌、香煙燎繞;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歎為觀止。每逢佛事,屢現瑞相,信眾求拜,靈驗頻顯。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有句俗語叫:“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世界的信仰。”

普陀山四麵環海,風光旖ni,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樹木66種、1221株。不僅有千年古樟,還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亙、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繞著大批古刹精舍,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各呈奇姿,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不少名勝古跡,都與觀音結下了不解之緣,流傳著美妙動人的傳說

普陀以山兼海之勝,風光獨特,四時景變,晨昏物異。其風景點數以百計,可謂風光無限。如其他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一樣,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遊覽普陀山的曆代名人曾憑各自的觀感,分別有“普陀八景”、“普陀十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六景”之頌讚。明代文學家屠隆有詠“普陀十二景”詩:梅灣春曉、茶山夙霧、古洞潮音、龜潭寒碧、大門清梵、千步金沙、蓮洋午渡、香爐翠靄、洛迦燈火、靜室茶煙、磐陀曉日、缽盂鴻灝。清代裘班所編的《普陀山誌》載十二景為:短姑聖跡、佛指名山、兩洞潮音、千步金沙、華頂雲濤、梅岑仙井、朝陽湧日、磐陀夕照、法華靈洞、光照雪霽、寶塔聞鍾、蓮池夜月。

湊了一點字數啊,嗬嗬。

沒錯普陀山就是日後世界一流邊鋒王新新的發跡地,在這裏王新新的人生將要翻開新的一頁。

哈哈~~真TMD爽!!玩玩沙雕,吹吹海風,看看美女!就算明天讓我去死我都願意。

那你明天就去死吧!放心,我絕不會攔你的!!王新新到。

靠!我不過打個比方嘛!用的著這麼較真嗎?李浩一臉鬱悶的的到。

王新新你看那裏有人在踢沙灘足球,你足球踢的那麼好要不你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