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檔案,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1 / 1)

身處大學生活的尾巴上,還是常常忍不住懷戀以前那黃金般的高中生活,時光卻並沒有因為我們的不舍而停下。還記得高考結束那個下午,本以為會因為“解放了”而開心,走在偌大的校園,拖著沉重的行李,一下子沒有了笑容。回首,再回首,還是不得不邁出校門。

大學,來到了屬於我們的湖北大學,來到了屬於我們的檔案班。有的人是茫然,也有的人是疑惑,來到檔案班,大部分人是一個表情,大部分人是一樣的聲音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專業。情願與不情願中,留了下來。到大二轉專業徹底結束的時候,班上還有35個人。這時的我們,浮躁的心歸於平靜。平靜不是麻木,微笑不是妥協。我們在尋找出路,我們在等待,我們需要奮發。從陌生到熟悉的檔案班,已經讓我們有了很多不舍。如果不是檔案,也許我的大學四年會飄然而去不留下任何痕跡;如果不是檔案,我們就不會認識這麼多給我們很多指導的老師;如果不是檔案,我們大家也就不會認識,也就不會有今天相互影響之後煥然一新的我們;如果不是檔案……不得不承認,直到今天,檔案專業還可以說是一個冷門,但是,就是在這樣一個冷門專業裏,我們一樣擁有著屬於自己的火樣熱情。

從大一進校開始,我們在班主任任漢中老師的指導下建立了班級檔案和班級博客,又指定專人負責。每次的集體活動、得獎情況、個人榮譽證書、發表文章、優秀事跡等都一一記錄在案,相關憑證一一存檔。很多電子版的東西我們就發到博客裏。每次看到我們自己整理保存的這些檔案,看到很多同學來自各方麵的榮譽證書,看到他們在社團活動中取得的優秀成績,都可以有很多的感觸,在比較與被比較中,揚長避短,從很多很小的方麵不斷改善,不斷提高;看到同學的各種等級證書,開始明白他們的求職意向、他們的職業規劃,可以作為自己的參考,避免盲目跟風,還可以直接請教,獲得大量經驗,不斷修正自己的方向,擴充知識麵。檔案盒裏,有一樣東西是共同的,那是我們在大學入學不久寫給自己的一封信,我們約定,在畢業時候再打開,相信在那一刻我們會感受到自己的變化、身邊同學的變化,發現我們都成熟了、穩重了,也會為自己當初的“少不更事”而感動而落淚。每一個時期,我們對人生的想法不一樣,規劃也不一樣,也正是在這不斷的修正中我們的人生才會慢慢豐盈起來。

在這個屬於我們檔案班的大家庭裏,除了同學,還有那些和藹的老師。任漢中老師對檔案的熱愛之情深深感染了我們,任老師也是最早把我們帶入檔案之門的老師;覃兆劌老師讓我們領略了來自專家的風範;胡明想老師的才能和敬業精神著實讓我們佩服;付登舟老師上課的幽默輕鬆讓我們在無形中掌握了很多知識;王豔明老師的才幹和談吐中的大氣止我們感受到自身的“營養”是多麼缺乏;付正剛老師為我們演繹了計算機與檔案的完美結合……也正是這一位位老師讓我們對檔案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對自我有了新的認識。也許我們的專業不是最好最熱門的,但老師們對我們潛移默化中的影響絕不遜色於其他任何一個專業。

隨著對檔案的了解,有很多同學開始對檔案、對和檔案相關的專業感興趣起來,也有的同學還是喜歡最初想要讀的專業,其實這部沒有問題。大學就是這麼好,我們的課程不是很多,擁有足夠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隻要沒有被浪費,怎麼做都是好的。看專業書、專業論文,找研究生探討,甚至直接向老師請教。有的同學常常去自己喜歡的那個專業蹭課,有的同學積極參加實踐活動,例如:尋訪檔案館,暑似去聯通公司實習,到湖北省人才交流中心實習,去湖北大學檔案館、湖北大學戶口科實習,參與青年誌願者活動……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和運動場上,都有我們活躍的身影,在網上有我們開設的網店,在報刊上有我們的作品,一切部在熱火朝天進行著。

打開我們的博客,看到大一時候我們的照片,看到大一時候的自己,心中太多的感觸無法言表。成長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已經逝去的高中生活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而今的大學生活也著實讓人著迷。洗去了大一時候的懵懵懂懂,開始有了些許成熟的影子,也許是我們不曾意識到,但是我們真的已經在路上了,在這條寫滿夢想朝聖的路上,堅定地走著。身在這個屬於我們的檔案班,唯一的想法就是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唯一要做的就是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來愛我們的2007檔案班,愛我們的湖大,愛我們可愛的青春年華

(摘自《檔案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