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拜會遂良(1 / 2)

第二天長孫衝下學後和長孫無忌提出了想向褚遂良請教書法一事。長孫無忌聽了倒也高興,倆人私交本來不不錯,褚遂良又酷愛書法,聽聞有人請教,自然會答應。

這天剛好逢五,風和日麗,吃過早飯,長孫父子備好禮物,前往褚遂良府而去。褚遂良此時雖然名聲卓著,得以常侍李世民左右,然而官銜卻很低,隻是小小的起居郎,是沒資格居住在朱雀大街的。朱雀大道貫穿南北把長安城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區叫做長安縣,東區叫做萬年縣。褚遂良就住在長安縣下轄的一條街區。

一路行來,路邊多有綠樹,街道間錯落清泉小溪,各類花香撲鼻而來,最多的當然還是牡丹了。這邊的景象相比皇城多了些淡雅,少了些富貴堂皇。相對而言,長孫衝更喜歡這兒,當然並不是說皇城附近環境就差,隻是這兒綠樹更多,更符合後世的環保意識。

長孫無忌多次到過褚遂良府,輕車熟路,半個時辰就到了褚府門口。門口仆從見了急忙通報,不一會褚遂良就迎接出來,一口錢塘口音,笑著道:“長孫大人可是有些日子沒來了。衝賢侄近來名聲響亮,卻是初到寒舍,今日老夫正好請教下那個瘦金體書法。”長孫衝見這褚遂良雖然乃是當世書法第一人,卻溫和謙恭,哪像後世一些磚家叫獸,懂點皮毛,就吹得天下無雙。也態度恭敬的行禮問好。進了府,這府邸雖然不如趙國公府邸大,但是卻是江南園林風格,小巧玲瓏,顯得主人見識高雅之至。進了客廳,奉上茶,褚遂良是錢塘人,喜好碧螺春,長孫衝記得自己府上的碧螺春還是褚遂良所贈。

長孫無忌淺嚐口茶道:“此番前來,乃是為犬子之事。犬子駑鈍,創了手瘦金體,無奈感覺筆力不足,不能完善字體,特來向遂良求教。”

褚遂良道:“賢侄的書法,老夫也見過。意境是有的,更兼字體遒勁,鐵鉤銀畫,觀摩起來隻感手執兵刃。老夫看來,賢侄此書法不能十全十美的原因很簡單。賢侄可知道王小聖練字用完了十八缸水的典故?”

王小聖正是王羲之之子王獻之,獻之幼時聰敏,練過一陣後感覺自己書法已經很好了,得意洋洋的寫了篇字讓母親看。不想母親看了,指著一個子上的一點道:“隻有這一點像你父親所寫。”獻之聞言沮喪不已。其母令其沾水寫字,鍛煉筆力,足足寫完十八缸水,終於書法大成。

長孫衝也是聰敏人,一聽褚遂良此言就知道主要問題出在哪裏,兩個字:‘功夫’不到而已。褚遂良見長孫衝領悟自己所言,又見這少年雖有才華,卻英華內斂,也是喜歡,喝了幾杯茶,三人去了遂良的書房。滿屋書法畫作,更有數件二王的真跡,長孫衝有種進了書法博物館的感覺,目不銜接。觀賞良久,深有心得。

遂良微微一笑,自提筆寫了首詩,正是長孫衝前日所做‘金帶連環素戰袍,馬頭衝雪過臨洮’一詩。

長孫無忌也算書法名家,看了連連叫好。褚遂良指著字,一筆一劃得對長孫衝講解要領。雖字體不同,道理相通。長孫衝仔細聽了講解,又自己寫了幅字,褚遂良又是細細講解,並讚歎不已。長孫無忌年紀漸長後書法一道隻是愛好,隻麵帶笑容地看著二人討論,也不插言。

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時辰,直到管家進來提醒該用午飯了,三人才相視一笑,仆人端來水,洗手後去了院中小亭中吃飯。席間多是江南清淡口味的菜肴,長孫衝近來常鍛煉,吃慣了葷腥,乍見這些清淡菜肴,一時胃口大開,吃了不少。飯後褚遂良笑道:“觀賢侄似乎身體不好,可要老夫把把脈看看?”

長孫衝一驚道:“世叔還懂得岐黃之術?”自己隻知道褚遂良是書法大家,不料還懂得醫術。

褚遂良笑著捋捋胡子道:“略懂一些,貽笑方家了。”

長孫衝伸出手,遂良把完脈道:“老夫直言,賢侄乃是自小缺少鍛煉,又病愈不久,隻要飲食上多加進補,倒不需要用藥。老夫認識終南山的孫真人,不如改日請來教賢侄一套健身操可好?”長孫衝父子都是含笑不語,褚遂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