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公山位於義陽縣,這時的義陽縣隸屬於光州治下,這義陽縣在河南道和淮南道交界之處,地理上屬於倆不管地帶,所以相對而言顯得混亂一些。李恪和鄭蘭心一路走來,說說笑笑,見這裏民風彪悍,經常有鄉間小孩扭打成一團,邊上大人不但不管,還拍手鼓勵。
不久就到了一座很大的村落,鄭蘭心說這就是自己家所在了。進了村,一路上的人都笑著和鄭蘭心打招呼,對李恪也是以禮相待,和路上遇見的村子大有不同。李恪問起鄭蘭心才知道,原來本村大多是鄭氏族人,雖然是旁支,百年來也不敢忘記自己出自詩書世家,故而多有習字讀書,人人知禮。
這鄭蘭心老父親是族長,居住自然要好於別人。村中最大的宅子就是蘭心家了。到了門口,竟然還有數名奴仆上來迎接,牽去馬匹。蘭心請李恪一起進去,進了正堂,堂上一個老人正在書寫什麼東西,見了蘭心笑罵道:“蘭兒整日胡亂跑,小心將來嫁不出去。”
鄭蘭心做個鬼臉,故意苦著臉道:“女兒還不想嫁人呢,嫁不出去更好。爹爹,這位公子是我在路上遇見的,心腸很好,又是官家子弟,也許可以幫我們解決山中之事。”
那老人聞言上下打量李恪一番,道:“看公子天庭飽滿,目光有神,雙耳晶瑩如玉,想來必是達官貴人,不知公子如何稱呼?”
李恪聞言一驚:“老丈還會看相?”
那老人笑道:“曾經和一位高人學得點皮毛,觀公子之相貴不可言,奇怪的是本來命中注定三十歲後有大劫,此時的麵相竟然顯示遇見了貴人,化解了大劫,真是奇怪!”要是長孫衝聽見此言,怕是要把這老丈認作神人了,自己可不就是李恪的貴人。
李恪心裏雖然覺得老人看相奇準,也不在意,問起山裏出了什麼事,連蘭心這麼高強的武藝都解決不了,老人歎口氣避而不答:“公子原來是客,先下去歇息下用完飯再細說不遲。”李恪隻得告辭出來,也沒心情歇息,蘭心隻好陪他四處逛逛,李恪見那雞公山景色秀麗,想要去攀登,蘭心趕緊岔開話題,李恪心裏疑惑,也不好再問。四處看看後悶悶地回到蘭心家,蘭心看他不悅問起來原因,李恪道:“我看姑娘仍把我當外人,有什麼事也不說,心裏難過而已。”
蘭心抿嘴一笑:“公子本來就是外人啊!到現在我連公子叫什麼都不知道呢!”
李恪這才想起隻顧得套問蘭心,卻沒介紹自己,尷尬的一笑,告訴蘭心自己名叫李恪,確實是官家子弟,前往洛陽公幹的。蘭心也不多問,隻和他閑扯。
不久飯就做好了,老人請李恪坐了首位,自己在主位相陪。李恪問起蘭心家人情況,老人歎口氣道:“老伴兒早年就去世了,老夫唯有此女一人,還有個義子,此時不知去哪玩耍了。”語氣失落,李恪和蘭心趕緊勸慰一番。
這農家菜肴雖然簡單,味道也很一般,不過對於李恪來說,感到很是稀奇,不免多吃了幾筷子,讚不絕口。
飯後李恪正要問山上到底出了什麼事,忽然聽到村口處傳來一陣喧嘩,出去一看,原來是長孫衝聽了李恪的衛士回報,怕李恪有意外,讓羅通帶領眾人先去義陽縣衙歇息,自己趕緊和長孫恩帶著數十名衛士一路尋找過來,到了村口卻被村人圍觀。
見了李恪,長孫衝等人心中大定,長孫衝埋怨了李恪幾句。李恪自知理虧,也不辯解,眼光卻是不時瞟過鄭蘭心。長孫衝已經聽衛士說了李恪跟著一個姑娘一起走了,此時又看見李恪這般光景,心裏那還不明白,假裝不知道,隨著李恪進了村中鄭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