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人馬一路不停留,向長安城而去。李世民派出數十探馬,前去查看長安城最新消息。午時到了長安城外四十餘裏時,探馬紛紛來報“啟稟皇上,長安城城門大開,秩序井然”
“啟稟皇上,城內隻有少數軍隊維持秩序,羽林衛和侯君集親信都在城外”
“啟稟皇上,太子殿下帶著人在灞橋附近等候了很久,不見軍隊。”
李世民冷笑道:“這個逆子,難道是在等侯君集勝利歸來嗎?”率先策馬出去,段誌玄率玄甲騎兵緊緊跟上。
三十餘裏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長安城東邊十餘裏,遠遠見到一座橋梁橫跨灞水,橋梁不大,木梁石柱墩,正是灞橋。李世民看見灞橋,心裏感慨萬千,想當年大唐剛建國時國力羸弱,被突厥人逼近長安,自己不得已之下布下疑兵之計,出城和突厥頡利可汗定下盟約。如今頡利可汗已在長安做階下囚,當年強盛一時的東突厥也灰飛煙滅!奈何自己文治武功,兒子們卻隻知道爭權奪利,一時有些心灰意冷。
走近灞橋,果然見承乾和幾十名東宮屬員正在橋對麵,見到李世民,承乾向橋上走來。李世民也下了馬,上了橋,向承乾走去。倆人走到橋中間,隔了幾步同時停下來。
李世民冷笑道:“你在等侯君集拿了朕的腦袋向你報喜嗎?”
李承乾麵色沉靜:“兒臣一來在等侯君集的消息,不過兒臣吩咐了不傷害父皇,隻想讓父皇退位罷了;二來若是侯君集敗了,兒臣自然在這等父皇前來了。”
李世民怒道:“你這個逆子!竟然絲毫沒有悔改之意!要將朕活活氣死嗎?”
李承乾臉色微動,沉聲道:“父皇隻說兒臣謀逆,那麼父皇為什麼不捫心自問,不是你萬般縱容李泰,默許他和我爭奪太子之位,兒臣無路可走,不得不反!”
李世民聽了許久說不出話,默然看著承乾,承乾也不再說話,低頭不語。這時身後一陣車馬之聲,原來長孫皇後等人聽說承乾在灞橋等候,趕緊加速趕了過來。長孫皇後不等人攙扶,自己跳下馬車,飛步走上灞橋,見父子倆相對無話,心裏悲涼,又見承乾鬢角竟然有了白發,悲從心來,撲上去摟住承乾喊道:“承乾我兒!你怎麼會走到這一步啊?”
承乾麵對李世民十分冷靜,這時見了母後,再也支撐不住,跪倒在地,抱住長孫皇後大哭。長孫皇後緊緊摟住承乾,淚珠滾滾而下,哽咽著說不出話來。承乾抱住母後,除了喊著“母後,兒子不孝!”大哭之外,再也說不出一句話!李世民見了,心中的怒氣也漸漸消減。這時長樂帶著李治和兕子也上來,五個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一幹文武大臣也都相繼到來,見了心中都是慘然。長孫衝心裏也不好受,盡管自己和承乾算是敵人,但是在這樣的場合下,卻對承乾再也生不出一點怨恨!
良久之後,李世民輕聲道:“皇後,承乾,你們都起來吧!回宮再說!”
長樂先扶起母後,又扶起大哥,附身給承乾拍去膝上的灰塵,承乾淒然一笑道:“妹子,大哥對不起你!差點害你沒了相公!”長樂搖搖頭,眼淚盈眶。李治早就忘了大哥的不好,心裏隻記得小時候大哥如何關懷自己,幾乎代替了李世民的地位,心中悲痛,和兕子一起抱著承乾大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