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此詩中一片蒼涼之意,卻又說明雖然玉門關地勢險要,卻孤懸於外,一片荒涼之地。
玉門關最初是漢武帝通西域道路,設立州郡時修築酒泉至玉門的長城,所設立的關口,以後逐漸擴大規模。到了貞觀年間,絲綢之路路線變化,故而玉門關遷址到了敦煌東的瓜州晉昌縣。
此時的玉門關地處絲綢之路要衝,東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北方與伊州相鄰,是西行進入西域,出大唐領土的最後關口,所以關內駐紮了五千餘名士卒。
貞觀十四年四月三日,長孫衝等人一路緩緩而行,還將途中的風俗人情,地理狀況記載下來,渡過黃河,到了蘭州。在蘭州修整半天,一大早就出發,到了午時,終於抵達了這赫赫有名的玉門關!到了才發現,玉門關並不是想象中的高大關隘,城牆並不高,有些地方還由很大的巨木做成柵欄。不過地勢十分險峻,易守難攻。
長孫衝策馬上前,亮出使節短杖,關內守軍趕緊打開大門,迎接進去。進去後玉門關守將甘龍將長孫衝等人迎到自己大帳內,從人也都有安排。進賬後長孫衝見帳內用具都十分粗糙,頗具異域風情。坐下後長孫衝也不寒暄,直接問道:“甘將軍,我玉門關最近來往客商多不多?”
甘龍道:“回長孫大人,最近倆年來,高昌王鞠文泰屢次襲擊我大唐客商,再加上突厥人也在西域駐紮不少軍隊!以往月中開關時,每次都有千餘人進出,如今開關,常常不足三百人!我大唐客商都說高昌人見東西就搶,稍有反抗,立即處死!“
長孫衝道:“鞠文泰可曾派過兵東進?”
甘龍道:“鞠文泰也就是依仗兵多罷了!高昌兵戰力極差,雖然鞠文泰在突厥人幫助下,一度翻過天山,到了伊州一帶。不過當地守將隻帶了三千人,就將高昌萬餘人趕了回去!如今高昌人名義上控製了蒲昌,柳中,實際上這倆地都不買賬的!”
長孫衝打開地圖看了一番,問道:“如你所說,蒲昌和柳中距離高昌城很近,這倆地如今在什麼人手中?”
甘龍回道:“這倆地,有大量大唐人,還有一些西域其他國的人,也有高昌人,情勢很複雜。不過總體來說,這倆地勉強算是在我大唐手上!”
長孫衝點點頭,又詢問起突厥人的情況,這甘龍對西域之事非常熟悉,娓娓道來。原來突厥人分裂後,來到西域的是西突厥人。其可汗乙毗咄陸驍勇善戰,和突騎施和吐火羅打過幾仗都勝利了,不過懼怕大唐,不敢東顧,逐漸向西擴張。如今可汗金帳設立到了遙遠的怛羅斯城,和大食人也有勾結,又和吐火羅和突騎施立下盟約,互不攻擊。如今突厥人基本控製了西域中部地盤,從怛羅斯到高昌西邊幾乎都被突厥人控製,。突厥人在西域設立軍事機構,首領為乙失突力葉護,駐地在碎葉城。不過乙失突力倒是經常帶兵到龜茲,焉耆一帶,橫征暴斂。
長孫衝又問了其他一些關於突厥和高昌的情況,再次問道:“那麼我等要是準備去高昌傳達皇上旨意,應該如何走?”
甘龍回道:“隻有倆條路,不過說起來隻能算一條!由此向西,到達沙洲後,轉而向北,經過大沙海可以到達高昌,不過這一路都是沙磧沙漠,極其難走,途中隻有蒲昌海可以補充水源!另一條就是客商們行走的,向北經過伊州,在翻過天山,到達蒲昌,柳中一帶。”
長孫衝聽到蒲昌海,對照地圖一看,果然正是羅布泊!再看那地圖上,全無路線。心中若有所思,又仔細查看了伊州到高昌的路線,對眾人道:“就走伊州這條路線吧!甘將軍,天山上如今天氣怎樣?”
甘龍笑道:“好在已經到了春季了,要是大人早來一倆個月,就要穿著皮裘了。如今多穿件厚衣服就是,沒有大礙。”這時甘龍親兵來報,說午飯已經好了,是否端過來。甘龍點點頭,不久,首先端上來的就是烤全羊,緊接著熏牛肉,大盤抓飯等一一端了上來,眾人好奇之下倒是吃了不少。
吃完飯後甘龍道:“大人,天色已晚,要是趕路,天黑前絕對到不了伊州。不如就在此歇息一晚,明日再啟程吧!”
長孫衝笑道:“就依你所言!午後你們一般都做什麼?”
甘龍笑道:“有時候軍中做些比試,末將會有些獎勵。”
長孫衝笑道:“好啊!今天本官也拿出一些錢來作為獎勵!在哪比武?”甘龍笑著帶上眾人,去了校場,見果然有不少將士或者摔跤,或者比試拳腳,圍觀者轟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