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鳴鴻刀對著自己砍過來的時候,他能夠感覺到由刀身自發激出的強大的力量,那是一種非常霸道的勁力,如果說他不能夠妥善處理的話,即使對手比自己弱很多,自己也絕對沒有取勝的希望。
隻不過戚英的招數,現在也有些作用,戚英的師承乃是莆田的南少林,而南少林寺的功法講究的就是一個剛柔並濟。
我們知道少林寺的很多功法都是硬功,就比如鐵頭功、少林長拳、金剛掌這些絕對都是硬功,但是少林寺的很多內功又是以柔克剛的類型。尤其是南少林的功法,在雜糅了一些南派武功的精髓之後,慢慢的才出現了現在這樣剛柔並濟的情況。
戚英掌握了南少林剛柔並濟的武功,又曾經和一位師承於武當山的道家人物學習過一段時間,所以對於太極這樣的原理也是有自己的領悟。這正是因為戚英博取百家之長,他才能在現在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就有現在這樣很高的成就。
隻見戚英的長槍開始不停的畫圓圈,在周圍其他的劍客看來,他的這一招顯得有些莫名其妙,他畫的圓圈也沒有太多的軌跡可循,僅僅隻是不停的一圈一圈的畫著。
而這樣的舉動也讓對麵的贏莫覺得有些奇怪,自己這可是用力氣使出的非常犀利的一招,你這樣的畫圈圈就想要抵擋住自己,自己的對手確實很強,但現在他覺得似乎自己有些高看了對手。
但是當鳴鴻刀真正砍過去的時候,贏莫才知道情況有些不妙,因為對手那一圈圈畫出來的槍圈,實際上暗含了太極的韻律。一圈沒有什麼,兩圈也沒有什麼,但是一圈一圈連在一起,連綿不絕的慢慢的卸掉了鳴鴻刀自身的暴躁,也釋放掉了贏莫所有的力道。
當贏莫這個時候才想去收招的時候,已經有些來不及了,因為戚英招數之中用了一個貼字訣,非常容易的就將鳴鴻刀給控製了下來。
所謂太極相生相克,在化解了敵方攻擊之後,就是他進攻的時候,戚英毫不猶豫的將長槍往下一點,正好點在了鳴鴻刀上,就鳴鴻刀還有力氣也被這一點點的向下沒有還手之力。
緊接著戚英手中的長槍往前移動,正好指向了贏莫的咽喉。戚英和師岡一羽一樣,他隻不過想要製服對手,他可不會真的將自己的同僚給殺了,雖說在真刀真槍的比試中,出現傷亡在所難免。
就在這個時候,贏莫自知情況不妙,再次激發出了逆境的狀態,隻見他的頭發再次由黑變白,並且身上燃起了一種非常強大的氣勢,緊接著連他手中的鳴鴻刀都振奮起來。
隻見他的鳴鴻刀忽然向上一砍,正好砍歪了點鋼槍,點鋼槍隻不過是一把普通的名槍,在堅韌上也僅僅比福岡一文字要強一些,所以這一下點鋼槍也有些經受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