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樣,這一年可以說是數碼獸大爆炸的一年。各國政府都是忙著水平麵上漲和新大陸的事,根本沒空理會這些奇怪的生物了。而不久各種配套的數碼獸周邊和產業鏈也是相繼出現了。
當然,就算數碼獸並非遙不可及了,但真正能擁有一支數碼獸的,目前都還隻是上流社會的事。
至於人們為什麼給那些新物種取名叫數碼獸,還是因為它們的出現,總讓人聯想到一部由本鄉昭所創作的《數碼寶貝》漫畫。
但其實兩者並沒有什麼關聯,可這個稱呼卻是流傳了開來。
而對於烏陽所在的小城市,是你在繁華區走上一天都見不到幾隻數碼獸,也更是沒人得到象征人類和數碼獸友誼的數碼機。
像剛剛烏陽在後麵聽到的,那人哥用錢買了一隻數碼獸過來。雖然不是什麼特別驚天動地的事,但的確也是件可以讓不少人圍觀的事了。
烏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看著窗外的世界,他也是不知道這個世界怎麼了,怎麼就變得這麼不真實了。
但轉頭一看,那些還在忙著明天的模擬考,而埋頭苦幹的同學們,似乎瞬間又讓烏陽有了那麼一絲真實的味道。
烏陽對於這個突然來到這個世界的生物,雖然也有了解,但卻並不像他人那樣瘋狂的追捧,更多的是不感興趣,與無所謂。
因為現在的他,也本應該是像其他同學那樣,正忙著準備高考的。可烏陽現在卻是不得不在忙著打工賺錢,現在的他是非常的需要錢。
在烏陽還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便是在他6歲的時候,就得病離開人世了。
匆匆那年,留給烏陽的,隻有是那才學會說話的妹妹,和一屁股因治療所欠下的外債。
也因為外債的關係,那些曾經疼愛烏陽和妹妹的親戚們,卻開始是一個個就變成不認識他們樣的,開始了遠遠避之。
而那時也還隻是個孩子的烏陽,能怎樣。什麼都沒有了的烏陽,隻能開始背著那還不能走路的妹妹,到處翻著垃圾箱裏食物度日。
但好在世界上還是好人多。那些在外的流浪漢每次在翻垃圾堆時,總是能看到一個小男孩在拚命的翻著,一些看上去有營養的東西,可在翻到之後卻又總立馬又消失。
於是有一天,在那些流浪漢偷偷跟著烏陽來到一處樓頂後,卻看到了烏陽正躲在一處像狗窩的小篷子裏,喂著妹妹吃那些別人所丟棄的麵包。
他們看著那不過年經6歲的烏陽,和那才幾歲的小女孩。是一瞬間那些跟來的流浪漢,眼眶就止不住的濕潤了。
後麵那些流浪漢便是聯合了那一片的流浪漢,生生的是靠著平日撿廢品換來的一毛兩毛。給烏陽兄妹買衣服,買奶粉。像他們父母般把烏陽兄妹給撫養大了。
雖然日子還是落魄的,但幾十個流浪漢和兩個小孩,住在哪他們自己所搭建的愛的小木屋裏,日子也還算過得幸福快樂。
隻是一切都結束在了,後麵傳染病暴發的那個冬季裏。因為流浪漢們總把那些撿來,稍微幹淨點的食物拿給烏陽兄妹吃,而他們自己卻不小心吃到了,被感染到病毒那些食物。
不久那群流浪漢便接二連三的死去。
最終,那片由流浪者所搭建的小屋內,又隻剩下了還不懂事的烏陽他的妹妹。
但慶幸也是因為那群流浪漢因流感死去,當地政府按那些流浪漢為烏陽兄妹的監護人名義,給烏陽兄妹補償了一筆錢。
而那筆錢便支撐著他們到了現在。
本來還算有了生活希望的烏陽,現在卻也不得不再次為了錢的問題而擔憂起來。
因為那筆得到補償款,他們兩不僅要生活學費開支,還要每月都拿出一筆,用來還父母當時住院時欠下的債。這些年來,沒有那一筆錢烏陽兄妹不是算了又算著過來的。
也正因為錢的原因,烏陽才不得不選擇讀了一所不怎麼樣的高中。就是為了得到學校那一筆獎學金和全免的學費。
但後來妹妹也開始讀高一了,烏陽不想妹妹也像他一樣,委屈著自己的將來。
那天,烏陽自己在樓頂想了一晚上,看著一顆又一顆的流星劃過,他很無奈。
但最後烏陽還是決定了放棄自己的學業,在外麵找了個兼職的工作,把妹妹讀書的先錢補上了。
所以每天晚上出去打工的烏陽,白天在教室裏隻能是補瞌睡了。
而現在趴在座子上的他,還是靜靜的看著外麵的天空。
微風輕輕的拂過這個十八歲少年的臉頰,沒有任何的波瀾的眼神中,烏陽小聲的自言自語道。
“這個世界還不是那樣”
......
然而,世界其實早硝煙四起,而一場全球的災難也已正悄然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