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我的複仇:四十二、龍川口裏的金三角(1 / 2)

龍川說,“說起金三角,就不能不說93師。”

我說,“93師我知道,就是原屬國民黨雲南地區的第八軍93師,他們在1949年戰敗後由於沒有退路,不得已進入現在的金三角地區,與滯留在當地的原國民黨抗日遠征軍餘部合兵一處。據說,當時,這支部隊逃出中國大陸後進入緬甸境內。緬甸政府不想接納,兩次派兵圍剿想把他們趕出國境,卻連遭慘敗。由於當時台灣地區作為聯合國的成員國,因此緬甸政府上訴聯合國,理由是非法在他國領土駐軍,請求聯合國出麵幹涉。台灣對於這個客觀的軍事力量的存在也無法否認,於是先後派人要求他們撤回台灣。但由於種種原因,93師的官兵隻有極少部分的人,經曆千辛萬苦後抵達了台灣。絕大部分人還是留在了當地,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武力反抗當地政府的武裝圍剿。後來,93師的官兵大部流落泰國北部,在此繁衍生息。這支曆經磨難和滄桑的軍隊進入了泰國在金三角的國土後,讓泰國正視這股勢力的,是幾次派兵圍剿的失敗。終於,泰國政府明白他們不是93師的對手,加之當時泰國國內有不少令泰國政府非常頭疼的販毒武裝,需要有強有力的幫手為泰國政府解決這些難題,於是泰國政府主動謀和了。泰國政府提供一片地區供93師餘部定居,但要求是93師餘部不得擅自離開此地。條件是要求93師作為雇傭軍,協助泰國政府軍圍剿泰國的販毒武裝。93師為了生存,不得已答應此條件,為泰國政府去出戰。可原金三角地區由於過度貧窮,根本無法種植糧食,加上當地缺醫少藥,93師與當地人不得已,便以種植罌粟為生並作為主要的藥品服用。久而久之,93師的後裔許多人成為了癮君子。後來那裏出了一個著名的人物,坤沙。坤沙,中文名字叫張奇夫。這個坤沙很有意思,自認為他是在從事第二次鴉片戰爭。他要把英國人引入中國與金三角的鴉片重新販賣回歐美國家,並利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先輩索回百年前的屈辱與損失。以至於成為歐美國家在全球通緝的頭號毒販。”說完,我看了看龍川,“我所知道的,也就這些。更詳細的,我就不了解了。”

龍川歎了一口氣,說,“我自己就是93師的後裔,個中的滋味,沒有人會比我更有體會。”

我伸手拍拍龍川的肩膀,“有什麼苦水,就倒出來吧!”

龍川定了定神,說,“許多年過去了,國民黨93師的番號已經隻是一個特定的曆史符號,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漸被人淡忘。但是當年,93師敗退到金三角一帶後,卻是帶著濃烈的政治色彩的。當年,93師作為國民黨殘部由於無法退到台灣島,被蔣介石訓令於金三角地區,等待所謂的“光複大陸”的時機東山再起。由於這樣的背景,當時的緬甸政府不想接納他們,並試圖進行武裝驅逐,於是戰爭開始了。雖然93師將士在內戰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可是他們了八年抗日戰爭的烽火和多年內戰的曆練,實戰經驗極其豐富,所以對付緬甸政府軍隻是小試牛刀。93師將士雖然麵對數倍於己的緬甸政府軍,但輕而易舉就將緬軍打得落花流水,並在金三角站穩了腳跟。後來台灣方麵看93師在金三角站住了腳跟,並打敗多倍的緬甸政府軍,認為是軍隊在中國邊界取得了勝利,金三角已經是反攻大陸的基礎。可93師的將士們早已不想再打,長年的征戰使他們隻想早點回到祖國。但台灣方麵堅決不答應。休整了一年之後,台灣方麵要求93師開始反攻大陸。一開始,93怖攻勢迅猛,打了解放軍一個措手不及,並奪取了幾座邊境小城。後來解放軍調集了3個師的兵力實施反攻,很快又將93師打退回了緬甸。此時,緬甸政府軍又和印度達成協議,由印度出兵協助緬軍趕走93師。這是一場惡戰,93師以殘餘的數千兵力,打敗了幾萬印緬聯軍,並徹底在中緬邊界站住了腳。緬甸政府無奈之下,隻得以非法在他國領土駐軍的理由,向聯合國求援,要求聯合國下令台灣當局撤走這支部隊。之後,緬甸政府又請求中國派兵剿滅93師。當時中緬兩國已開始勘定邊界。因此緬甸政府一方麵請求聯合國命令台灣撤軍,另一方麵向北京發電請求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兵助戰。北京同意了兵出國門協助緬甸國防軍。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順利。由於93師已經在滇緬邊區經營多年,熟悉地形地況;而解放軍出國作戰,對當地的氣候地理都不明確,再加上補給出現問題。所以,解放軍的這次圍剿變成了追擊戰。93師也是認識到這一點,采取了不和解放軍正麵作戰的戰術,對解放軍避而遠之。解放軍為了不把戰線拉得過長,隻好後撤。可解放軍一撤,93師就又回來了。因此,針對該特點,緬甸政府給了解放軍剿匪部隊一項特權——允許解放軍執行追剿任務時進入緬甸境內20公裏。後來,經聯合國決議和中緬聯軍聯合進剿,台灣方麵將老弱病殘的將士撤回台灣,但還是留下了幾千名將士作為日後反攻大陸的主力基礎。但這時,93師也再沒有提什麼反攻大陸了,他們隻想回祖國。由於當時的形勢,以及政治問題,北京方麵沒有答應他們的請求。就這樣,在金三角有了一支沒有祖國的軍隊。後來,為了生存,他們開始種植鴉片,販運海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