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時候,父親是男孩心中無所不能的“神”,他們普遍對父親有一定的崇拜心理,這種心理讓他們依賴父親,但當他們進入青春期後,這種崇拜心理會漸漸消失,他們會重新崇拜新的偶像,比如,偉人、科學家、企業家、歌星影星等。這種心理上的轉變,會讓父親對男孩的影響力大大下降。男孩變得不再對父親言聽計從,彼此間的距離開始變遠,父親的煩惱由此而生。
就像一首流行歌曲——《我想更懂你》歌詞中所描述的那樣:“每次我想更懂你,我們卻更有距離。是不是都用錯言語,也用錯了表情……”很多父親也希望和青春期男孩平等地交流,也希望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但他們采取的方式往往由於日常瑣事的牽絆而變得浮躁,甚至極端。久而久之,成了惡性循環,父親煩,孩子更煩。
教育專家指出,父親的角色對青春期男孩的家庭教育作用比母親更大。
一位母親曾講過這樣一件事情:“在兒子高考前三個月,我老公也在準備司法考試,陪著兒子一起學習。雖然不是具體地指導兒子學習,但父親帶來的榜樣作用卻是很有效的。他們在同一房間裏看書,早晚一起跑步鍛煉。在父親的帶動下,兒子的學習情緒很高。”
有父親的陪伴,對青春期男孩成長的作用更明顯。曾有專家做過調查,早戀的孩子,容易出現在缺少父愛的家庭。與孩子在一起,父親即使什麼都不說,隻是摟著孩子的肩膀聽他說話,也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一位姓杜的博士曾講過一個自己經曆成長風暴的故事。在度過了一個幸福安全的童年之後,他進了初中讀書,有幾次他受到了比他大的學生的打罵。有一天,他哭著回到家裏,起因是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說了侮辱他的話,他陷入了一場信心危機,“是我爸爸幫我渡過了這一關口”。看到很多的孩子麵臨著他經曆過的同樣壓力,杜博士經常對父親們說:“隻要孩子能度過13歲和14歲的關口,那麼,他們就有可能對付以後一生中經曆的任何困難。父親們,青春期的男孩不會因你的‘在家’而像幼兒那樣手舞足蹈,但他會因你的‘在家’而獲得心靈上的支持,從而度過青春期的‘疾風苦雨’。”
作為父親,請伸出你的手來,在你的男孩成年之前,幫助他,疼愛他,管教他,引導他,這樣他才會成長為一個健康的男人。那麼,父親應該如何做好青春期男孩成長的引導者,怎樣和他和諧相處呢?本書將為你支招。
本書是獻給家有青春期男孩的父親們的。書中為父親全麵解析了青春期男孩成長過程中的生理變化和心理轉變:青春期男孩害怕什麼?期盼什麼?他們心中的父親是什麼樣子的?父親如何應對男孩突如其來的變化?怎樣改善日漸疏離的父子關係?……本書都將為你一一解答。
男孩的青春期,同時也是父子關係的困惑期。很多青春期男孩和父親相處時火藥味十足,這是讓很多父親感到費解和惱火的。其實,作為青春期男孩的父親,隻要了解兒子,並且方法得當,是完全可以和兒子和諧相處的。兒子的青春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父親的青春期。父子共戰青春期,兒子的青春才會多姿多彩,父親也會變得青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