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商業利潤綜合地址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成果。企業利潤的獲得、分配涉及到國家、企業與職工個人之間的經濟關係,涉及到商品交換雙方的經濟利益。因此,商業企業的利潤管理應遵循下述原則;
第一,實行計劃管理。商業企業應在編製商品流轉計劃、各項資金計劃和流通費用計劃的基礎上編製利潤計劃,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努力完成計劃,定期檢查計劃完成情況,充分發揮財務監督作用,推動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勤儉節約,不斷挖掘潛力,提高利潤水平。
第二,認真執行政策。商業企業不能不擇手段地片麵地追逐利潤,銷售商品,不能亂跨行業、變相提價、以次頂好、以假充真、摻雜使假、缺兩短寸,不能損害群眾利益。商業企業要認真執行收購政策、供應政策,物價政策,要維護社會,義商業道德,要樹立為生產服務、為消費服務的思想,要堅持社會主義經營方向。增加利潤要走合理的途徑,通過加速與擴大商品流通,加速資金周轉,減少資金占用,節約費用開支去爭取更多的利潤。
第三,做到統籌兼顧。企業通過經濟活動,既要爭取企業的j經濟利益,也要兼顧全局的利益。既要力爭超額完成當年的利潤計劃,又要考慮長遠的經濟效益;既要重視本企業額經濟利益,也要注意商晶交易另一方的經濟利益;既要重視增加利潤,也要重視服務效果。
第四,遵守財經製度,商業企業在計算財務成果時,必須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正確計算和結轉企業的各項收支,如正確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或進銷差價,正確轉銷、分攤或預提費用,正確計算營業外收入與支出,不得弄虛作假。企業要嚴格防止把違反國家財經製度的任何收支計入企業盈虧,以保證企業財務成果的真實性。企業必須根據國家稅收製度的要求,正確地計算應納的營業稅、所得稅、調節稅及其他稅金,不得欠稅、漏稅、偷稅、抗稅。企業的留利部分,應按規定提取和使用,不準截留上繳的利潤和稅金。
第五,嚴格經濟核算。商業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貫徹“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方針,通過擴大商品銷售,合理使用資金,節約費用開支,減少財產損失等方麵來增加利潤。除政策性虧損外,對於已經發生的經營性虧損,企業必須通過改善經營管理,限期堅決消滅。發生政策性虧損的企業,應核定虧損定額,在執行政策的前提下,盡量減少虧損額,決不允許以政策性虧損掩蓋經營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