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宣布主題班會結束。

二、班會紀實

女: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男:如果我們有馬良的那支神筆,就能畫出想要的未來了。

女:如果你真想擁有這樣一支神筆,那麼就請你認真地投入到這個主題班會中來吧,你一定會在這裏找到擁有它的方法。

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男:今天,老師帶來的兩樣東西,讓我迷惑不解。

女:是什麼?請老師給大家看看,讓同學們幫助你解釋一下。

老師:同學看到了這兩樣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知道我的用意嗎?(等待學生思考一會兒。)

聽了××同學帶來的一篇散文,大家就會明白了。

(放輕音樂《卡瓦蒂娜》)××同學朗誦散文《長成一顆珍珠》。

原文大意: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養蚌人,他想培養出一顆世上最大最美的珍珠。

於是,他去海邊沙灘上挑選砂粒,並且一顆一顆地問那些砂粒,願不願變成珍珠。讓他意外的是,那些砂粒一顆一顆都搖頭說不願意。養蚌人從清晨問到黃昏,他都快絕望了。

就在這時,有一顆砂粒答應了他。旁邊的砂粒都嘲笑起那顆砂粒,說他太傻,去蚌殼裏住,遠離親人、朋友,見不到陽光、雨露、明月、清風,甚至還缺少空氣,隻能與黑暗、潮濕、寒冷、孤寂為伍,不值得。

可那顆砂粒還是無怨無悔地隨著養蚌人去了。

鬥轉星移,許多年過去了,那顆砂粒已長成一顆晶瑩剔透、價值連城的珍珠,而那些曾經嘲笑它傻的夥伴們,卻依然隻是一堆砂粒,有的已風化成土。

主持人采訪同學。

男:你現在有什麼感想?

女:大家給文章補上一個理想的結尾吧!

(請同學討論,略)

男:我也采訪一下老師,聽聽老師的說法。

老師:砂粒和珍珠,現在的它們是那麼的不同,但是,原本它們都是一樣的,甚至可能躺在同一個海灘上衝過海浪,曬過太陽。但是有的砂粒有著變為珍珠的理想,而有的卻隻是安於現狀,得過且過。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不是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願意為之付出艱苦的努力。如果說世上有“點石成金術”的話,那不就是“不畏艱難困苦”嘛。

女:是啊,當我稍稍感到有些累的時候,就常想,要是真有點石成金術就好了!原來它就是不畏艱難困苦啊!

男:老師說的是如果!是個比喻!不過說到點石成金術,其實,它就在大家身邊,隻是你稍不留神,它就會跑了!不信。××同學就要告訴大家這樣一件事。

××同學上場講《點石成金》。

原文大意:

從前,有個阿拉伯商人,他每天深夜就要起床,到很遠的地方去進貨。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常想:要是能點石成金該多好啊!有一天,他像以往一樣趕夜路,走著走著聽到有一個聲音對他說:“撿起一些石頭來,放進你的行囊。”他很詫異,但還是照著做了。過不多時,同一個聲音又響起來了,於是他又撿了一些不大的石頭。這樣反複了幾次,他的行囊越來越沉了,行走越來越吃力,他惱火起來,對冥冥中發著牢騷,最後,他不顧那個聲音的告誡,扔掉了幾乎所有的石頭,隻勉強留下了一些很小的石子。這時,他輕快多了。天亮了,他快步趕往集市,當他打開行囊時,他驚呆了,那些小石子都變成金子了!這時,他是多麼後悔啊。這樣的機會以後再也沒有出現。

女:你不覺得,那個聲音有些耳熟嗎?

男:當然,不過,我要采訪幾個同學,看大家是否都聽出來了!(采訪同學。)

女:沒錯,就是老師常說的,“多在頭腦中放些知識吧,今天鍛煉自己的能力,就是明天成功的基石”。

男:是啊,我們現在總覺得學習是件苦差事,但是現在裝進我們頭腦的,不正是助我們成功的“金子”嗎?!

女:如果你不願付出艱辛,就是真有點石成金術,你也不可能得到。

男:可是,同學中總有這樣的一種想法。

女:什麼想法?努力學習,不怕困難不就得了!

男:可有的同學就認為,我這麼聰明,哪用得著這麼費勁呢?什麼刻苦努力,那都是笨人的專利!

女:那就請大家跟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到古代去看一個天才的結局,他可比我們聰明,據說五歲就能寫出常人所不及的詩來了!

小品《一個天才》。

小品大意:

仲永手拿筆上,高興地昂著頭:我叫方仲永,今年才五歲。我學東西特別快,一聽就懂,現在我寫的詩,就連秀才們都自歎不如呢!(背古詩下,仲永父母上)。

母:咱們該給仲永請一個師傅,教他一些更高深的知識了吧!

父:咱家孩子是天才,哪用得著啊!

(親朋友上)聽說仲永近來佳作不斷,思如泉湧,就連最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也讚歎後生可畏呢,真是個天才呀!

父:聽見了吧,還學什麼?若繼續讀,那是笨人的事!我要帶他到各親戚朋友家去做客,光耀光耀我方家的門楣!

旁白:不知不覺七年過去了,方仲永再也沒有繼續讀書。

(親朋好友上)

甲:聽說仲永還偶有詩作。

乙:隻不過平平常而已。

丙:大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