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偉鞠躬盡瘁,一切都是為了百姓安生,這次遭到歹人暗中殺害,實在讓人憤懣。沈一偉的遺體被抬進了陳氏宗祠,學堂旁邊是一個鎮子,鎮子上麵都是陳姓的人居多,鎮長叫做陳觀,他的兒子陳春生也是德洋學堂裏麵的學生,陳春生跟所有的誌氣青年一樣,都是立誌驅除韃虜報效國家的。
按照規定,陳氏宗祠的大門有三開:一祭祖,二慶典,三婚喪。第三條又有特別的規定:隻有德高望重,對宗族有過重大貢獻的人才有資格進入宗祠,行婚喪之禮,並不是隨隨便便那一家的婚喪之禮都可以在宗祠裏麵進行的,沈老師是外姓人,宗祠對他開放,可見陳家人對沈老師是感激和尊敬的。
祠堂中擺放著一張靈床,上麵鋪著紅毯,四周環繞著翠柏山花,鎮長陳觀含著淚水親手將遺體抬上靈床。他轉身宣讀鎮委會的決定:為了表達陳家鎮人民對沈一偉老師的感激之情,沈老師的喪禮由鎮政府主辦,要按照陳家鎮最高規格把沈老師風風光光地送上山,鎮政府的這個決議也得到了人民的擁護。
城達當即就分了工:某某請樂隊,某某扯孝布,某某買香火紙錢……某某要去給沈一偉老師購買一副上等的棺木。
喪事準備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李嶽中主任寫信把沈老師的噩耗告知了革新黨的領導人,革新黨的人得知沈老師的噩耗以後都哽咽失聲,馬上就有幾個負責人動身前往平陽光縣陳家鎮。李嶽中和童鳴兩個人走到鎮子的山口外麵等著革新黨上麵派人來,童鳴看到遠遠地有一輛馬車駕駛了過來,李嶽中說道:“是領導人來了”於是他們兩個趕緊地走上前去迎接,從馬車上麵下來的是革新派的馬愛國書記,李嶽中上前跟馬書記握手問好,馬書記焦急地說道:“快點領我到沈老師的靈位哪裏去。”
李嶽中告訴馬書記:“鎮政府裏麵的人決定沈老師的喪事由他們辦,陳觀鎮長正帶著人在陳家祠堂裏麵忙綠著呢。”
馬書記含淚說道:“沈老師離開了我們,你們悲痛,我也悲痛,全國人民也會因為失去一個憂國憂民的好老師而悲痛。不過人死不能複生,再怎麼哭都哭不活沈老師,我們該做的就是把喪事給辦好,一是對得起死者,而是讓我們自己也有一個告慰。”
在馬書記說話的時候,李嶽中已經帶著他們來到了陳家祠堂這裏。來到祠堂裏麵,大家都在忙綠著,卻沒有見到陳鎮長的身影了,李嶽中就問陳春生:“你爹到哪裏去了?”
陳春生回答說道:“我爹他回鎮政府去了,聽說是有領導來找他有事情。”
李嶽中點頭表示自己已經知道了,他帶著馬書記到了沈一偉老師的遺體前麵,馬書記雙眼含淚,滿臉悲戚。撲通地跪倒下來。
馬書記哽咽著說道:“我代表革新派向沈老師表示哀悼和敬意。沈老師紮根山鄉,獻身教育,以身殉職,革新派和神華國的人民都感謝他”
馬書記流著淚,趴在地上,恭敬地朝著死者磕了三個響頭,他站過一旁,李嶽中也磕了三個響頭,圍觀的人個個都熱淚盈眶,注視著李嶽中和馬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