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十九章起義(1 / 2)

陳四海在陳家鎮處死德洋學堂師生的事情很快就傳播了出去,神華國上下為之震驚,革新黨的人更加是咬牙切齒,以孫懷仁為代表的革新派開始在全國各地數落神華皇朝的罪行。

更多開明的人事受到革新黨的感染,紛紛提出要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幹擾,創辦新式學校。隨後神華皇朝迫於形勢壓力,對教育進行了一係列改革,慈禧太後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式學堂,讓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全國各地的人民要求政府懲辦陳四海這樣的無知之徒。原本神華皇朝就內外交困,現在陳四海不知好歹又捅出來這麼一個大簍子來,原本陳四海跟李泰章也是好友,同一個黨派的,但是在形勢的逼迫之下,慈禧太後決定拿陳四海來開刀,以平複民眾心中的強烈不滿情緒。

教育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從思想體係上動搖了神華皇權的根基,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社會精英及血氣方剛的年輕新銳為後來風起雲湧的革命積蓄了巨大能量。

革新黨人在孫懷仁的領導之下,步步逼進,革命就成了不可阻擋的曆史潮流。革命黨人不斷運用會黨和新軍發動武裝起義。

在連寸的時間裏麵,革新黨領導了規模巨大的洛臨起義、清平黃岡起義、樂州七女湖起義、防城起義、觀南關起義、上思起義、河口起義。

遺憾的是這些起義因準備不足,敵我力量懸殊而不幸失敗。神華皇朝對革新黨視為眼中釘,革新黨也顯示出來強勁的勢頭,對峙的雙方明顯形成。

孫懷仁躲過神華皇朝的追捕,來到了在鉑濤島的避風嶼,召集趙聲發、黃送興、胡民、鄧澤等革新黨重要骨幹打算召開庇能會議,籌劃在東江起義。

在避風嶼的一個小鎮子上,街道盡頭的一間木屋裏麵。孫懷仁站起來說道:“有勞各位跑到避風嶼這裏來參加這個會議”

趙聲發說道:“同心同力,沒有誰是辛苦的”

參加會議的人都熱情高漲,對於起義充滿了激情。

孫懷仁說道:“我已經計劃過了,黃送興、趙聲發、胡民在周港成立起義領導機關——統籌部,並在當時的周港屯門青山農場策劃起義”

黃送興說道:“到時候派人到東江附近各地,聯絡新軍、防營、會黨、民軍,以備響應;同時在東江設立38處秘密機關,刺探敵情,轉運軍火,為起義作準備。”

緊接著,參加會議的人又討論了,東江起義的方案

革新黨計劃十路大軍攻打東江:第一路由趙聲發率領旅軍攻打水師行台;第二路由黃送興帶領荷花、興建同誌攻督署;第三路由陳明領東江健兒堵截滿界;第四路由朱信領順天隊伍守截旗界;第五路由徐維領北江隊伍進攻督練公所;第六路由俠毅領莞江隊員打巡警道;第七路由莫紀領軍策應徐維、俠毅兩隊;第八路由姚雨平率領陸軍響應;第九路由洪承點派隊分途攻守;第十路由劉古善領隊分途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