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托付(1 / 2)

上古時代,三皇治世,五帝定倫,是一個百花爭鳴的時代,也是一個被現代廣為流傳,爭議不休的時代。上古承接太古,下啟夏商周三代,進入人類發展有曆史記載的階段。在上古時代,大自然遠未達到現在這般穩定,山洪時常爆發,河流經常泛濫,各種猛獸珍禽比比皆是,人類隻是世界中的一小部分。

自稱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不斷發展,不斷進步,與自然作鬥爭,與猛獸相搏鬥,慢慢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文明。人類區別與其他智慧物種,最大的優勢便在於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逐漸適應殘酷的鬥爭。在這漫長的時間長河中,人類學會了利用自然賦予自己的一切。

不可否認,與之後安居樂業的人類相比,此時的人類不論在身體素質還是各方麵都遠遠強於後人。在利用自然的漫長時期裏,人類領悟各種現在看來猶如天方夜譚般的能力,擁有了遠勝於後人的本領,也奠定了人類最後勝利的基礎。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強大的人類最後還在敗在了自己的劣根性上。

夏禹治水後,人類已完成了最後也是最宏大的一次對大自然的抗爭。此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類迎來了最輝煌的一個時代。也在同時,人類爆發了一場後世沒有詳細記載的戰爭。無數強大的人類被消滅、絞殺,一時之間腥風血雨,人類幾乎自己將自己打入了沉淪深淵。

戰爭的最後結果是夏禹取得了勝利。但是此時的華夏,早已山河破碎,狼藉一片。整個華夏大地怨氣叢生,之前被人類打敗的各種陰邪妖物也借助此次戰爭有了再次抬頭的趨勢,可是現在夏禹已沒有了力量與之抗衡!

也就在此時,守聖橫空出世。手握混元珠,尋便華夏山山水水,收集隕落強者血脈,與夏禹聯手,共築九鼎,鎮壓萬邪!此後,人類才得以休養生息,夏禹也如願以償成為了第一代王朝的掌權者,世襲製度由此而立。而混元子,也再次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

曆史以夏朝為始,與這場大戰有關的所有人、事均被夏禹掩藏在了時間的長河之中。隻偶有一些奇聞異事流傳於民間,早已不足為據。

混元子原為上古之時一普通修者,機緣巧合下得到混元珠,以此為依,創立了守聖一脈。隻是守聖一脈的術法均需以混元珠為憑,所以守聖一脈千百年來都為單脈繼承,無法壯大。這也間接使得守聖一脈躲過了那場大戰。隻是因為不忍華夏大地再次生靈塗炭,混元子不得不再次出山,以混元珠內記載的九鼎鎮界圖澆築九鼎,鎮壓山河。此後便遠離朝堂,或遊走民間,或深居山野,也算自在。

強大的人類即使被夏禹完全消滅,但遺留血脈依舊偶有流傳。這些遺民與普通人一般,休養生息,逐漸有了回複當年先祖鼎盛時期的趨勢。、

這時,已是商紂當道。

曆史不可避免的再次重複。不同之處在於,這場戰爭成就了一段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封神之戰!而此時的混元子,曆經夏朝的覆滅,商朝的興起,生命也快走到了盡頭,早已無力阻止這場戰爭的爆發。

封神一役,最大的結果便是九鼎陣界再次動蕩,尚未被同化的殘餘陰靈妖物蠢蠢欲動。幸而交戰雙方偶然得以察覺,在對外一致的基礎上,共同鎮壓了這次危險之極的騷動。而直接的結果,就是所有人精氣耗盡,同歸於虛無,這也是封神兩字最深刻的含義。

不過已顯衰弱的眾人對於九鼎陣界的修補明顯並不完全,一些陰物還是通過結界空隙逃離了出去,而作為主持封神的混元子,也無餘力對其進行獵殺,因為此時的他,早已和籠罩九州的結界混為一體,最後的結局必然是同化!

此時的混元子,修為早已經進入還虛境界,但也無力,同時也不敢抗拒結界的同化。最終,當九州大地所有陰靈幾乎再次蟄伏後,混元子破碎虛空,肉體泯滅,最後一絲神念與九州結界合二為一,使得整個九鼎陣界殘餘的縫隙被一一填補,整個九州大地再次躲過了一場浩劫。

九鼎鎮界並不是一個完整的陣式,而是以九鼎為核心分布在九州之上的九個獨立又聯係的陣界。混元子還虛合道的正是九界中最重要的一界,昆侖結界。

無數先輩的心血凝聚而成的九鼎陣界,守護了整個九州千年平安。但隨著曆史的演變,社會的發展,幾千年後,原本蟄伏的陰靈妖物再次有了蘇醒的跡象!尤其當初第二次大戰爆發時,從九鼎陣界逃脫的那群陰靈,經過幾千年的休養生息,幾乎恢複了巔峰狀態,從未停止過對九鼎陣界的侵蝕,以圖恢複洪荒時代的榮光。

這些陰靈妖物的力量絕對不容小覷,能夠從九鼎陣界的封印中逃脫出來,本就證明了這些妖物的強大,再經過幾千年暗中破壞,不說其他結界,就混元子所在的昆侖結界也幾乎臨近崩潰的邊緣。就連大陣核心昆侖鼎也分裂成了幾塊,散落在結界內各處,混元子也僅僅能保留核心力量。可以說,經過陰靈近千年的破壞,昆侖結界已是苟延殘喘,支撐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