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動態調整,組織跟著戰略走(1 / 1)

從企業發展的動態角度上來看,企業處於不同發展時期時,必將會采用不同的組織結構。企業結構也一定是隨企業的發展過程不斷地進行推演、創新,從而尋求到最佳狀態。

一般來看,從相對穩定時期的企業結構來劃分,組織結構包括職能專業化、區域組織、事業部製、戰略經營單位、矩陣結構和橫向型結構六大類。換而言之,這僅是從靜態來區分而得出的。因此,我們理解企業組織結構的戰略含義不能僅局限於其靜態時的幾種形態,更重要的是從企業的發展動態過程中來理解其演變過程,及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形態。隻有這樣,才不會被一時的表麵現象所迷惑,而能使我們在複雜的過程中更準確地把握企業組織結構的動態變遷。這才是其更深的戰略內涵。

企業戰略的內容充分考慮到企業員工的行為特點,適用於指導和調動企業整個組織,這是組織結構適應戰略的最本質內容。這種組織結構適應有以下三個標準:一是產生共同願景;二是反映企業組織的前進趨勢;三是具備催人奮進的精神張力。

第一,“產生共同願景”這種組織結構的適應,是指其在戰略上充分有效地使企業全體員工的認知和努力方向一體化,具有為企業全體員工提供共同理想的聚集作用。對於作為企業長期運營共同的指針或者理想藍圖的戰略來說,這是最有重要意義的組織結構適應。

不可否認,企業的最終活動是諸多的具體個人活動的動態總和。對於這些個人活動是統一起來還是分散開來,這是組織結構適應戰略發展所要解決的問題。毫無疑問,統一單體活動使之統一化,關係到企業取得業績的大小。在促進人們行動一體化方麵,經營者可采用的方法、手段有許多種,其中組織結構設計的手段便是其一。

第二,使企業全體員工有共同願景,隻統一前進方向還不夠,必須使人們自覺地接受這一體化的方向,並以高漲的士氣和堅定的信心,向著既定的企業戰略目標齊心協力,使企業運作處於最佳狀態,這就使組織結構能反映整個企業組織的前進趨勢。否則,雖有共同願景,但趨勢錯誤,可想而知其結果也必將對戰略結局無濟於事。

企業有了這種前進趨勢,可以充分鼓起員工的幹勁,使企業內在力量倍增,反之,沒了前進趨勢,企業的內在潛力將不能用之於“刀刃”上,這是人的集體所特有的特性。反映出企業組織的前進趨勢,並且能加以利用和保持,體現了戰略的指向,也是企業組織結構適應戰略的第二個標準。有了這種前進趨勢的一體方向,企業就可以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使競爭對手望而卻步,並迫使其反擊對抗的勢頭越來越弱,從而在競爭中獲勝。

第三,組織結構要適應戰略發展的第三個標準,即設計好的組織結構能在全體員工中產生一種積極進取並保持一種緊張感的精神張力。企業的組織結構實現了“共同願景”和“反映組織的前進趨勢”之後,如果缺乏那種催人奮進並保持適度緊張的精神張力,則組織遲早會鬆懈,並逐漸習慣成自然,養成惰性。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防患於未然,有必要給員工注入一定的緊張劑——精神張力,使其不斷上進,努力全拚。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企業的一體化方向和前進趨勢終因懈怠而付之東流。

——摘自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雜誌

當然這種精神張力不是說越多越好,越大越能起作用。但組織結構的適度刺激、使員工產生一種壓力緊張感對實現企業總體戰略非常重要。這種戰略手段所產生並保持的精神張力,對企業必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它也必將在企業的“共同願景”和“前進趨勢”中得以反映。從這個意義上講,那種精神張力是實現第一、第二個標準之後,向企業的組織結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綜觀企業組織結構適應戰略要求的三個標準,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們是順序累積地實現其有效機能的。首先是結構能產生企業的共同願景,然後再凝聚這些共同願景,使其反映到企業發展的正確趨勢上來,為了保持持久的動力,同時還必須使企業全體員工能產生一種壓力緊張感,有了這種精神張力的存在,就可以使企業在實施戰略過程中永葆活力,不斷進取。三者相互作用,也構成了企業組織結構適應戰略的動態標準體係。三者也缺一不可。如果沒有“共同願景”,則體現不出企業的前進趨勢,精神張力也無從談起;如果沒有反映企業的前進趨勢標準,則“共同願景”很有可能產生誤導作用,精神張力也有可能產生副作用;同樣,不能保持企業成員的精神張力,企業的“共同願景”和前進趨勢則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