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這一次朝政震蕩,使得李麗竟與她統領的麗競門,再度名傳天下。
直到此時,世人才知道,原來麗競門當中,除了拔舌挖心腰斬等叫得出名字的酷刑之外,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卻殘酷到極點的的刑罰,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李麗竟惡名遠播,可止小兒夜啼!
滿朝文武與帝都百姓說話之時,都不敢提及麗競二字,就怕藏在暗處的麗競門探子得到消息,因此而惹禍上身。
風波過後,總有平靜。
短短數日世間,大唐政局就穩定了下來。
因為國中百姓發現文武百官換了,發現百官還政於天子之後,日子依舊像以前那樣過,除了帝都令摩煬定下的苛捐雜稅不要上交了之外,生活反倒變得比以前更加安穩。
趙鵬的生活,日複一日。
煉丹、修煉,等候朱顏白骨一脈的消息,等待洛兒的到來。
隨著時間推移,來到趙家船島的大唐武僧,越來越多,玄門大宗師已經達到了十幾位。
這就意味著,若是正麵交戰,朱顏白骨一脈,至少也要集結十幾個玄門大宗師,才能強行衝進遠古之路大門。
“我武僧大殿的武僧,平時都在世間修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武道修煉一途,也是如此。武僧修行,要徒步遷徙,踏遍山川河嶽,憑著雙足丈量世間土地,正因為這樣,我們武僧才會赤著雙腳。也正因為如此,在東土大唐裏,才會有人把我們叫做苦行僧。”
僧不滅持著僧枯禪親手書寫的信箋,交到趙鵬手裏,說道:“閣下從中土七國來到大唐,來得太過突然,一時半會之間,我武僧大殿諸多在外遊曆的武僧,難以及時趕回大唐帝都。如今過了半月,終於是召集了十幾位玄門大宗師,替閣下鎮守在船島當中,讓閣下免除了後顧之憂。”
說罷,僧不滅就閉上了眼睛,宛若是一座木偶神像,神態安詳。
趙鵬打開信箋,細細一看。
這信中寫著,請趙鵬前往武僧高塔,前去探查陣法。
此事,早在趙鵬來到了大唐帝都之時,帶著僧雨的信物前去武僧大殿,那武僧大殿的殿主僧枯禪又說,趙家的先祖與武僧一脈的先輩,早有約定,說了一件有關於武僧高塔之下,遠古之時遺留的陣法一事……
從熊貓人與趙家遠古先輩的交情,再到趙家先祖與武僧一脈先輩的陣法約定,再到趙鵬初遇僧雨,僧雨說自己是趙烈的故人,送了一個可以讓武道中人的武道氣勢提升整整一個大境界的桃符給趙鵬……
這段時日,僧不滅領著諸多武僧大殿高手,一直跟隨在趙鵬身邊,護衛趙鵬安全,與趙家同進同退。
如此前前後後,武僧一脈與趙鵬,早就已經是牽扯不清!
“擇日不如撞日,不如現在就去。”
趙鵬看了看天色,心中估摸著下一次更換煉丹爐文武火焰的時間,沉吟道:“有諸多玄門大宗師層次的武僧鎮守在此,也無懼朱顏白骨一脈突然衝向遠古之路。你我快些前去,速去速回。”
幾隻鴻雁玄獸,載著趙鵬與僧不滅等人,從趙家船島上衝天而起。
鴻雁越過方圓百餘裏的大唐帝都,一路往南飛,直達那一座高聳入雲,宛若擎天玉柱一樣的武僧高塔下方。
僧不滅在前領路,趙鵬緊隨其後。
二人進入高塔,卻不是一路往上攀登,而是沿著一條蜿蜒盤旋的台階,一步步往朝著地底深處走去。
“這遠古陣法,藏於九地之下,從不輕易示人。”
也不知走了多久,僧不滅才停下腳步,粗布長袖一抖,周圍亮起一盞一盞燈火,將四處照亮。
此刻,二人已是來到了一座地底廣場當中。
廣場裏,挺立著一副一副略帶幹癟的鎧甲。
僧不滅所說的遠古陣法,正是由這些鎧甲組成。
在數以百計的鎧甲當中,矗立著一座高達十餘米的石碑。
石碑一冊,用遠古文字篆刻著幾個鮮紅如血的大字:“大唐封國碑。”
趙鵬繞著前方陣法走了一圈,發現石碑另一側的背麵,也用遠古文字篆刻了一行字跡:“武道不滅,與國同休。”
“又是武道不滅四字!”
趙鵬眼神陡然發亮,腦海裏武道不滅四字,猶如雷響,轟轟隆隆……